第218章 泰昌俸制:内廷-《泰昌大明》


    第(3/3)页

      “师弟客气了。”曹化淳回礼。

      同辈之间一般不行跪礼,除非某人在职务上享有绝对的优先级。比如已故慈庆宫总管太监李鉴的干儿子们,就得给大师兄韩本用行跪礼。职司是皇帝给的,这个规矩高于一切规矩。

      “天快黑了,把东西收拾一下就散了吧。”王安摆手示意宦官们可以回去了。

      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就着烛火办文书方面的差事很容易闹出火灾。火灾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恐怖的,因此就连取暖用的炭炉都有人提着一桶水守着,要是有纸张飞过来被点着,那么这个人就会立刻泼水把炭火熄了。

      宦官们回到自己的工位,很快就将书册、纸张分类整理完毕。并行礼告退。

      作为廉材房的上级衙门,司礼监本部要审核内外所有衙门递进来的账本和预算。廉材房的工作相对轻闲些,他们只负责内官衙门的数据统计,并驻地监督内承运库的收支。

      之前,廉材房制度在司礼监内部试运行的时候,灰色收入的上缴以及比例返还,由廉材房直接处理。职务调整之后,这两项业务将交由内承运库进行,驻在内承运库的廉材房人员只负责盖章核准。也就是说,廉材房本部被剥去了一切收支职能,手里半两银子不过,它只算账。类似于司礼监下辖的,包含部分审计职能的宫廷总会计署。

      “差事办得怎么样了?”在宦官们离开之前,王安就理所应当地鸠占鹊巢,坐上了被空出来的主位。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廉财房魏朝的位置,但魏朝只会来看总账。

      “回干爹的话。改制之后五品以上的俸禄开支已经统计完了。我这就拿给您看。”唐衷准备转身去拿总账,却被王安给叫住了。

      “彻底弄完再说吧。”王安摆摆手,并道:“明天把告示发出去。”

      “明天就发告示吗?”唐衷有些意外,他以为还要再等等。

      王安眼神微眯,说道:“崔文升那边儿搞了半个多月,都开始有人自杀了,差不多也该结束了。”

      崔文升秉持其一贯的态度,以被抓走的人为藤,不断地搞扩大株连。弄得内廷风声鹤唳。每个人都想着给自己找个靠山,至少寻条活路,但基本没可能。

      因为从司礼监到两厂,每个参与此事的衙门的核心人员,都是从太子东宫里出来的。那些曾经有实权,能说上话的老一辈,要么像上上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邹义那样,在皇帝即位伊始就得到了的明确保证,早早地落地离场。要么像御马监掌印太监商经颖、御马监首席佥书太监杨松泉那样,在整肃开始的时候,被重点布控。要么,干脆就是这次整肃行动的打击对象。

      当司礼监这一内廷最高的执行机构,和御马监这个核心保卫机构,都被皇帝牢牢地攥在手里,食品、药用也被司礼监派出去的监理太监严格把关。那其他衙门宦官就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地引颈待戮。

      东厂提刑司的残暴,与崔文升那副被西厂监督出来的“无私铁面”,甚至已经逼出了好几个上吊自杀的人。

      和东厂开发的各式花样比起来,死亡实在是太轻松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