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解答与送别-《泰昌大明》
第(3/3)页
“他就这么不想看见我啊。”孙如解嘲道。
“不是。李户部是想来的。但他身体有恙实在来不了。”徐光启摇摇头解释道。
“请大夫了吗?”孙如游关切道。孙如游和李汝华之间有些不大不小的矛盾。但事到如今也不重要了。
“皇上派了太医院的刘院使去为李户部诊治。”徐光启下意识地瞥了刘一燝一眼。
“惊扰到皇上了!很严重吗?”孙如游一惊。
“不必担心,李户部看起来挺矍铄的。因为告了几天的假。皇上才知道了这件事。”徐光启回答说。
“好吧。替我向他问安。”孙如游收下银子和文书,将它们和周嘉谟之前递来的任官状和勘合路引摆到一起。
“我会的。”徐光启从怀里摸出一块玉佩交给孙如游,并道:“还有这个,也还给你。”
“这是嘉绩的玉佩!怎么会在你的手上?”孙如游一眼就认出这是他的宝贝嫡孙的玉佩。
徐光启面色不改,将早已准备好的托词说了出来:“这是一个姓陆的锦衣卫千户给我的。他还让我告诉你,别担心,没事了。”
“这是什么意思?”周嘉谟觉得不对劲了。“锦衣卫怎么会拿着孙嘉绩的玉佩?”
刘一燝和韩爌一见着这玉佩,就猜到了这件事是怎么运作的了。但他们还是附和着问道:“对啊,这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道。”徐光启撒起谎来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向孙如游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孙如游不知道徐、刘、韩之间的密商,但他能猜到事情的背后是皇上在包庇,而其中的目的无非是稳定朝局。一场上百人的廷杖下来,除了一个身子骨原本就弱的言官没有挺过严冬,一个人也没死。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更何况,锦衣卫还明确让他不要攀咬,把事情揽到自己和邹、赵二人身上。
“别问了,别问了。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吧。”孙如游满嘴苦涩。转移话题道:“多亏徐子先在皇上面前力陈,否则革了功名发配边疆,还真是丢了孙家祖先的脸。”
孙如游是宸濠之乱中殉国的忠烈公孙燧之后。正德十年十月,孙燧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孙燧巡抚江西时,宁王朱宸濠有谋反自立之心,并密谋加紧准备,遭孙燧觉察。孙燧一面加强江西地方武备,一面向朱宸濠陈说大义,并屡次公开反对朱宸濠,遭朱宸濠忌恨。正德十四年,朱宸濠在自己的生日庆典上宣布正德皇帝是民间抱来的野种,要“起兵讨贼”。朱宸濠遭到了孙燧的激烈反对。孙燧一面高呼“天无二日”,一面咒骂朱宸濠为逆贼。宁死不屈,英勇殉国。
明世宗入继大统后,追赠孙燧为礼部尚书,谥忠烈。
“都是皇上圣德,我什么都没做。”孙如游从轻发落,可以说是徐光启争取来的,但他却坚持不受。内外臣工都觉得死得赵南星死得蹊跷。但只有徐光启一个人明确知道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