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联合作战-《泰昌大明》
第(3/3)页
“谁知道。”戚金说:“要不回去拜见一下。”杨涟为李怀信痛斥熊廷弼的事情传开之后,诸将对杨涟的好感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对杨涟的好感不代表南兵的镇帅们会刻意礼待一个北将游击。陈策一边上马,一边说道:“杨中丞不在里边儿,没必要。咱们还是尽快回去把事儿给平了吧。”
“好。”戚金亦是踩镫上马,驱马快行。
————————
祖大寿轻扯缰绳,胯下的马儿稳稳当当地在经略行辕门口停下。
他翻身下马,先从马鞍袋里掏出那个装着供状与旁证的包裹挎在肩上,接着又取下加挂在马鞍旁边的另一个布质包裹提在手里。
他一挎一提,朝行辕的门口走去。因为祖大寿提前换好了官服,所以他并没遭到盘问就顺利地进入了经略行辕。
他一路来到熊廷弼面前,此时,熊廷弼正忙里偷闲地享受他的下午茶时光。一阵幽冷的轻风吹过,扰动了他下巴上的胡须。他悠然地闭上眼睛,思绪没来由地飘到了他赋闲期间在江夏老家的种的那几棵果树。
想到春芽新露,一股诗兴顿时涌到心尖。几息之间,数个极妙的词便已浮现。可就在章句将成之际,一声突兀的呼唤生硬而粗暴地打断了他的思绪。
“卑职参见左堂!”祖大寿将头函和包裹放下,接着规规矩矩地给熊廷弼行了个礼。
“嗯”熊廷弼睁开眼睛,本能地皱眉。“扫兴。”
“啊?”祖大寿不解。
熊廷弼举起茶盏又喝了一口,骤起的不悦顺着苦茶入喉,顿时烟消云散。他没跟祖大寿多计较,直问道:“是杨文孺叫你来的吧?”
“是。”祖大寿将头函和包裹移到自己的面前,说道:“这是那个色目反贼的脑袋,以及供状和旁证。此外,还有中丞的奏疏。”
“提出来给我看看。”熊廷弼眼神稍眯,嘴角也微微抽动。
“是。”祖大寿打开布袋,掀开木板,将人头缓缓取出。
喷涌的血早已滴干,粘黏在平顺创口上血渍也多被精盐吸走,整个人头呈现出一种比白人肤色更白的惨淡的底色。好在眼睛没有睁着,因而也就没怎么影响熊廷弼喝茶的胃口。
“嗯,你放回去吧。”熊廷弼见过这队洋人一面,对这个半洋不儒的耶稣会通事的印象尤其深。只一眼就确定了脑袋的身份。“剩下的人呢?”
“什么人?”祖大寿反问。
“就是其他西洋人。”
“哦!我离开沈阳的时候,他们还在镇抚司的大牢里关着。”杨涟并没有把押送西洋雇佣兵的任务交给祖大寿。
熊廷弼点点头。“好,你辛苦了。”
等祖大寿把人头塞回去,并盖上板子。熊廷弼又说道:“我记得你在辽阳城里有宅子吧?”
“是。”祖大寿是宁远人,家人也基本在那儿。不过父亲祖承训早年在辽阳城内置过一处不大不小的宅子。他偶尔到辽阳来办事就会住进去。
“回去看看吧,会有惊喜。”熊廷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