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宫有制造办厂-《泰昌大明》
第(2/3)页
方从哲没法子,只好说:“就臣的印象来说。文球游历地方二十五年,政绩卓然,廉洁率属,颇有清誉,应是可用之能臣。”
“那你们的人,为什么要弹劾他?”朱常洛幽幽地说道。
方从哲真是有苦难言。弹劾文球的事情不是他指使的,方从哲甚至是在刘一燝的草拟的意见递到他手里来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当时他还小小地震惊了一下。因为刘一燝草拟的意见,竟然是派遣由锦衣卫、都察院御史、兵部主事和兵科给事中组成的联合钦差团,到蓟辽总督署查册,看看文球在任的这两年到底有没有贪墨。
“辽东的事情,朕不希望有任何闪失。”朱常洛回到御案边上,拿起一封叶折,用没有什么起伏的声音说道:“这是文球的辞表,你应该已经看过了。他说自己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不能堪以大任。”说到这儿,朱常洛将辞表递到方从哲的面前,并道:“拿走,以内阁的名义,好好儿写一篇文章,不许他在这个时候扔下挑子不干。”
“是。”方从哲恭恭敬敬地接过辞表。
“好了,没别的事儿了。”朱常洛硬硬地伸了个懒腰,转过头对王安说道:“天色不早,派一队人护送方卿回家。”
“是。”王安应道。
————————
半刻钟后,王安回到南书房,见皇帝和魏朝都已离开。便来到刘若愚的面前,问道:“万岁爷御幸了哪一宫啊?”
刘若愚合上最后一本奏疏,起身说道:“回老祖宗的话,就在东房。”
“好,咱们去司礼监吧。”既然皇帝没有出乾清宫范围,那他就不必多做额外的布置了。史辅明自会安排好一切。
“是。”刘若愚一面应和,一面指挥值殿的小宦官们熄灯熄炭,注意防火。
“师兄。”离开南书房,刘若愚对王安的称呼立刻变了。“天津那边儿您准备派谁去啊?”
“怎么?”王安侧眼看向刘若愚。“你有要推荐的?”
“二师兄来找我,希望能谋个实差。”刘若愚说道:“我想着都是同门的师兄弟,应该是信得过的。”
王安怔了一下。他没有立刻置以可否,而是说道:“你要不去商老祖宗的府上看一下?”
“商老祖宗?”刘若愚面露不解的表情。
“商老祖宗有三个儿子,但除了杨松泉没一个堪用的。之前,梁勇和陈奉外派地方,开矿征税,结果大肆掠取,天怒人怨。现在他们被清算了,搞得清廉了一辈子的老人家晚节不保,整日以泪洗面。以前多康健的一个人啊,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就算上了年纪也能舞得一手好剑。”
“可年节的时候我过去看他,整个人形销骨立,躺在床上站都站不起来了,恐怕没多少日子了。”王安停下脚步,转身正视刘若愚。“干爹九泉已安,你就别给他老人家的碑文上乱刻字儿了。”
“二师兄不是这样的人吧?”刘若愚讪笑道。
“二师兄当然不是这样的人。”王安严肃道:“但他可能变成这样。主子万岁爷说了,以此前之事为殷鉴。如果把他放到地方,他腐坏了怎么办?到时候,是你亲自拿刀砍了他?还是让魏忠贤来砍?”
“这”刘若愚低下头。
“你要是举荐自己的干儿子,我都不会反对。可咱们的师兄弟不行。”王安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他要是再来找你,你就给他点儿银子打发了。”
刘若愚没有听懂王安那层残酷的言下之意。颇为委屈地说道:“可我都答应他了。”
“那你只能食言自肥了。”王安不担心刘若愚私自给其他人职务。因为在内廷衙门里,他的人事权是绝对的,只要他不点头,谁也别想启用或者罢免某人。除非刘若愚找皇帝要差事。
“好吧。我知道了。”刘若愚叹气道。
“别做滥好人,要学着拒绝。”王安拍了拍刘若愚的脑袋,语气也缓和了些。“师兄弟们我都是有接济的,只要不嫖、不赌、不挥霍,能过上很自在的日子。”
王安对陈矩名下的师兄弟不算好,谁来找他要差事他都不给。但到底也算不得差,每个月他都会从自己的俸禄里取出两成,分给诸位师兄弟,按他的俸禄来算,这个数字相当可观。
“是我知道的。”在进司礼监之前,刘若愚也得过王安的接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