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我就愧受了。”到最后,方从哲也只能被迫接受了王安递过来的米饭。
与在自家吃饭不同,和皇帝吃饭虽然荣耀,但并不轻松。南书房的饭桌不大,桌面上的菜色也不多。为了防止两双筷子撞上,方从哲眼神一直盯着御筷的起落,直到皇帝的筷子抬起,他才飞快地下手。
“方卿。”
“臣在!”精神高度集中之下,皇帝突然的呼唤,竟然激得方从哲两肩一耸。
“呵呵。”朱常洛轻声一笑。“天津那边儿有两个事儿。朕说给你听,你且听且记。”
“是。”方从哲转移精力,落筷的频率也因此减缓了不少。
“第一个就是审讯指挥使司案犯的事儿。”朱常洛问道:“孙卿的奏疏你还记得吧?”
“记得。”方从哲点头道。
“好。”朱常洛继续下筷,用饭的速度并没有因说话而减慢太多。“内阁的票拟是按例交法司审讯,并由推定论罪。朕觉得就没必要这么麻烦了。既然犯官都是武官,而且这个案子之前就是锦衣卫在办,就按孙卿的意思做,让北镇抚司审好了。”
方从哲一愣。“是。”
孙承宗上的那道奏疏还没批红发下来,如果内阁就此事草拟新的票拟,那么就是改票。方从哲在这个事情上没有个人立场。皇上让改那就改呗,唯一的不好就是改票容易被骂。不过,皇上都请自己吃饭了,挨点儿骂也算是值了。反正内阁每天的工作除了拟票,就是挨骂。
“第二件事情。”朱常洛接着说。“整合三卫,清理军屯,建立标兵,这些事情都需要银子。天津卫库,无银无布,只有些陈谷子烂糠。靠这些东西,是想办事也办不成的。内阁明天拟一个旨意。允许孙卿自行使用抄得赃款,不必起运京师。”
方从哲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赃款有多少?”
“还没有正式查抄,朕也不知道。”朱常洛想了想,估猜道:“天津毕竟是通衢要地,尽数抄没,再加上变卖的话,十几二十万两银子应该还是有的。”
“这不是个小数啊。”方从哲建议道:“还是应该派个御史去督查一下。这样一来,孙稚绳那边儿也免得听言官聒噪。”
“也好。”朱常洛微微颔首道:“就让张问达那边儿挑个合用的御史过去吧。王安,宫里也派些人去,顺带考察一下工场的选址。”
朱常洛决定由宫里出钱,兴办一些“宫有制”的造办厂,既吸收京畿地区的过剩劳动力,又主导并调控市场,还能增加中央的财政能力。在没有对内廷进行反腐整肃之前,让宦官去地方搞产业,大概率会办成矿税的样子,最后闹得一地鸡毛不说,大头还得让宦官拿去。
“是。”侍立在侧的王安立刻应道。
“跟他们说清楚。让他们以最近的事情为殷鉴,别乱伸手,更别打着宫里的招牌,插手地方上的政务,给宫里抹黑。”朱常洛冷冷地说道。
“是!”
————————
吃了一阵儿之后,朱常洛放下筷子。方从哲严格控制着吃饭的节奏和速度,皇帝一停,他也就刚好吃完,停了筷子。
“方卿用好了?”朱常洛微笑着问。
“谢圣上恩典。”方从哲深一作揖。“臣用好了。”
朱常洛看着方从哲,突然收起笑容,严肃地问道:“文球这个人,你怎么看?”
方从哲一凛,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话来:“他是万历四十七年九月才上任蓟辽的。”
文球是在前任蓟辽总督汪可受,因为萨尔浒惨败,而撤职回籍之后才上任的。方从哲言下之意是,就算蓟辽保定等处军用不清,也应该赖不到他的头上。
“说些废话。”朱常洛不给方从哲打机锋的余地。“朕问的是你怎么看他,而不是问他是什么时候上任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