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浮出水面-《泰昌大明》


    第(3/3)页

      “西厂王承恩求见!”那宦官高声道。

      朱常洛的手里笔,因为这声通报在空中悬停了一瞬,但随即便又落回到了纸上。“进来。”

      “奴婢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承恩走到大殿中央的空地上,行云流水地行了一个漂漂亮亮的大礼。

      “你来这儿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说吗?”朱常洛没有让王承恩起来。“是锦衣卫那边儿的案子有眉目了?”

      “皇上圣明烛照。”皇帝的敏锐让王承恩不安的心脏跳得更乱了。“奴婢来此正是为了禀奏此事。”

      “说吧。”朱常洛没有抬头。

      “是。”刚才顺的那几口气,没法将王承恩体内的全部热量散掉。静下来之后,余热立刻以汗水的形式从王承恩的体内涌了出来。贴身的衣服吸走了大量的汗水,却带不走额头上的那一抹。“给沈采域通风报信的人,很可能是武清侯李铭诚。”

      此话一出,原本还分出精力留意着这边的魏朝和刘若愚,立刻就把头给埋到了文书堆后面去了。只有王安抬起头,用震惊的眼神看向王承恩。

      当代武清侯李铭诚是孝定皇太后的长兄的长子。换言之,他是皇帝的表叔。

      “李铭诚?”皇帝并没有太大的反应。“理由呢?”

      “回皇上的话。事情是这样的。年前,骆掌卫去后府提办接管天津卫的公文。英国公单独接待了他。但骆掌卫离开之后,英国公就让人把这个事情造册备案了。因为掌卫没有告知国公此事需要保密,所以备案的命令是在大堂里直接发布的。因此,整个后府都接触到了这个事情。”王承恩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英国公交代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继续。”朱常洛拿起一本从魏朝那里传过来的奏疏,只简单地看了一遍,觉得内阁的票拟和司礼监的意见没什么问题,就用朱笔在旁边写下“照准”两个字,正式给奏疏授权。之后,他又拿起一本新的奏疏并打开。

      “接着我们通过查册得知,在郑国泰之前,领管北直隶诸卫所的勋戚是前代武清侯李文全。万历十年,当时尚未袭爵的带俸都指挥佥事李文全,以左都督衔进入后府。那之后李文全就一直垄断北直隶诸卫所,直到他于三十六年病卒,北直隶诸卫所才改由郑国泰提领。而沈采域正是在李文全提领北直的这一段时间里,先后实领天津卫佥书、掌印的。”

      王承恩说完之后,朱常洛等了一会儿才问:“你们查到证据了吗?”

      “还没有。”王承恩摇摇头。

      “也就是说,这只是你们的猜测?”朱常洛终于抬头了。

      “是猜测。”王承恩一直伏在地上没有起来,但他听见了搁笔的动静,于是将头埋得更低了。

      “呵。”朱常洛轻笑一声,然后不咸不淡地说道:“靠这点儿捕风捉影的东西就想扳倒皇亲?你可以出去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儿。”王承恩硬着头皮说道。

      “万岁爷叫你出去!”王安呵斥道。

      “说。”朱常洛睨了王安一眼。

      王承恩本来都准备掉头了,但听见皇帝的声音,又开口道:“今天早上,南城兵马指挥司在崇福寺附近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的脸被砸烂了。但身上却挂着沈采域的腰牌。腰牌看起来很新,像是新造的。”说着,他又将揣在怀里的腰牌给掏了出来。

      王安走上前去接过腰牌,并将之捧到皇帝的面前。

      “脸烂了,但身上却挂着沈采域的腰牌?还是新的。”朱常洛只看了一眼,便摆手示意王安拿开。“哼。有意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