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宫里安排的女大夫-《泰昌大明》


    第(2/3)页

      “你们现在煮的药不行。”刘姃说道。

      “你知道开了什么药?”丁白缨问道。

      “闻得出来啊。”刘姃之前没提药的事儿,只是因为不知道病人的状态。“其它的先不说,大黄是一定不能用的。如果我没猜错,你们还用了芒硝。”芒硝闻不到,因为它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才溶入汤液中服用。

      “对。”丁白缨有些服了。

      刘姃伸手去摸张诗芮的额头,又捻了捻挂在架子上的湿衣服,接着俯身用自己的脸去贴张诗芮的手,最后才静静地把了把脉。“都是退热,但大黄、芒硝是性极寒的猛药。她这样子经不住这么猛的药。吃下去要死的人的。”刘姃脸上的书呆子气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医者的肃色:“你们从哪里找的蹩脚大夫?报官让官府拿人吧。”

      这年头的女医生很少,少有的女医生的医术也很一般。能看着症状,下固定的方子就算是好的了。

      历经弘治、正德两朝的大学士李东阳,曾在文章《记女医》中写道:京师有女医,主妇女、孩稚之疾。其为人不识文字,不辨方脉,不能名药物,不习于炮炼烹煮之用。

      这个蹩脚的女医治病,只靠花钱从太医那儿买来丸散,胡乱给病人服用。碰对治好了,就得到丰厚的酬劳,治坏了,就胡说这是命中注定的。但就是这种江湖骗子,名声竟能传扬开来,遍及京师,连士大夫家也不免求她治病。

      这看起来很反直觉,但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男女大防这样的铁律的规制下,男大夫不可能给女人看病,不然贞节有失,还不如死了。而医术和其他技术一样,通常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少有的女医就成了宝贝,即使是那是个庸医。

      “那该开些什么药?”丁白缨问道。

      “如果再虚弱一些,就只能用柴胡、升麻、薄荷来扬汤止沸清热降火了。不她这样子,可以稍微进一步,用麻黄、桂枝、羌活来退烧,但羌活能不能用还要看她的脾胃。如果脾胃过虚,那羌活也是不能用的。”刘姃指了指张诗芮的嘴唇。“来,把她的嘴巴撬开。我得看看她的舌头。”

      “不用撬,我自己来。”张诗芮本就是昏沉引致的浅眠,在刘姃摸她脑袋的时候就已经醒了。

      “那把舌头吐出来吧。”刘姃跟哄小孩儿似的,说道:“来,张大嘴跟我学,啊!”

      张诗芮老老实实地伸出舌头,不过没有发出声音。

      “舌象淡红,舌苔白薄,气血还算旺盛。脾胃没什么问题。”刘姃点点头。然后说道:“就用麻黄、桂枝、羌活了。至于剂量,纸笔。”

      “哦。好。”丁白缨已经完全服气了。她赶忙跑出去为女大夫找纸笔。

      “还好我来了。不然你真能让庸医给害死了。”刘姃对病榻上的张诗芮说道。

      张诗芮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问:“请问姑娘为何来张府啊?”

      “我是太医院院使刘和清的孙女”这回,刘姃一口气就把该说的话给说全了。

      “刘院使怎么会知道我的事情?”张诗芮细声问道。

      “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宫里来了人。”刘姃老老实实地回答说。

      “宫里?”张诗芮头皮一麻,精神头也莫名地好了些。

      “老爷子倔得很,不轻易给外人看病,也不轻易让我们给外人看病。只有宫里使得动。”刘姃的嘴巴就没个守门儿的。“老爷子前几天去给李尚书看病也是得着了皇上的旨意。”

      “给你家小姐吃药之前,最好先喂她吃点的东西。是药三分毒,得先回口气力。”刘姃见丁白缨复返归来,便对她说。

      “我知道。瘦肉粥嘛。”丁白缨说道。

      “先不吃肉。”刘姃摇摇头。“用米、枸杞、大枣煮甜粥,不可米少清寡,也不可米多稠黏。要趁热吃,甜能生津,热能促汗。热以不烫口舌为度。切记不可晾冷再食。否则其效反矣。”

      “放糖吗?”丁白缨将纸笔放到桌面上,并摆出请的手势。

      “不放。枸杞一把,红枣十粒,足矣。”刘姃补充道:“你可以把这个东西当成药膳。”

      “明白了。”等刘姃写完药方,丁白缨又问道:“请问诊金几何?”

      “我不要你们的钱。宫里派活儿总是有赏的。一个方子,只收一份儿钱。”刘姃放下药方,竖起一根手指,说道。

      “那就多谢了。”丁白缨道谢说。

      “每天两剂,最好是饭后一个时辰再用。切记保暖。我过几天再来。”刘姃站起身告辞,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