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农民的奋斗-《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刘一燝已经记不起自己是怎么上到轿子上,又怎么被人给抬回到家里的了。当他走下轿子,两脚再次着地的时候,刘一燝只觉得自己的身子很沉重,重得就像是被千钧的巨石压住了一样。

      “老爷。”刘府的老管家迎上来,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揖礼,然后才说:“韩阁老来了。”

      “啊?”刘一燝的脑子还处于混沌的状态,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啊!虞臣来了,在哪?”

      还能在哪儿,在会客厅啊。

      管家被老爷这个状态给吓到了,在他的记忆里,老爷的脸上永远挂着淡然与从容,就算有怒有伤,也多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只有在冒失的仆人搅了他读书时,他的脸上才会短暂地浮出真正的愠容。

      “老爷,您怎么了?”管家关心道。

      “你跟了我多少年了?”刘一燝突然问道。

      “老爷,老奴是太老爷买回来的,您还没降世,老奴就在老刘家当差了。所以说,老奴跟了老爷一辈子。”刘一燝是嫡子但不是长子,不继承刘曰材的宗祧。刘曰材过世之后,三个儿子分家,刘一燝就单独分出来自成一脉了,在那之前,老管家一直称刘一燝为三少爷。“老爷,您为什么问起这个啊?”管家既茫然又惶然。

      “没什么。只是突然间想到了一些事情。”刘一燝无声一笑,又摇摇头。“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只会徒增你的烦恼而已,带我去见虞臣吧。”

      刘一燝的脑子还是乱得更浆糊似的,但行礼已经成了本能。不需要思考。

      《礼记·曲礼下》载,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

      刘一燝和韩爌的身份相当,都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但韩爌岁长,且早刘一燝一届,是万历二十年壬辰科的进士。所以两人在会客室久违地见面后,是身为主人的刘一燝先行揖礼,而后韩爌再回礼的。

      “想来虞臣应该也奉旨复职了吧?”刘一燝甩了甩脑袋,然后率先开口道。

      “是,未时收到了宫里的通知。”韩爌点点头,说道:“然后我就去了内阁,但值房里只有史阁老和沈阁老。听史阁老说,叶次辅被皇上召到弘德殿去了,所以我就想你会不会也被召去了。”

      “方首辅也去了,除了我们三人以外,六位部堂大人也在场。”刘一燝补充道:“还有锦衣卫的骆卫帅。”

      “是说廷杖和平反的事情吗?”尽管没有亲眼见证,但韩爌已经听说了。

      “这两件事皇上提都没提,一上来就说要顺应天时,清除时弊。但我想,皇上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把天津的事情敲定。”刘一燝揉了揉太阳穴。

      “嗯。”韩爌点头问:“有人反对吗?”

      东林党的实权派早已就天津开埠的事情达成了一致意见。如果当时有人跳出来真心实意地反对,那他立刻就会遭到刘一燝、徐光启以及李汝华的联合进攻。当然,李汝华不是东林党,他也只和徐光启讨论过这件事。

      “叶次辅和黄部堂什么话都没说。”刘一燝摇摇头。

      在关闭月港、开埠天津这件事上,刘、韩二人甚至连叶向高和史继偕都是提防着的。因为他俩也是闽人。不过由于史继偕没被叫上,所以刘一燝也就没有提他。

      “这事就这么成了?”韩爌问道。

      “应该是。至少内阁和六部方面是敲定了,但这股风吹下去之后,广东、福建、浙江乃至南直隶的官员肯定是不会沉默的。唉!”刘一燝一提起地方上的利益勾连,就想到了徐光启对他说的话。

      “只要皇上下了决心,这些都是小问题。”韩爌哪知道刘一燝的心思,只当他是忧虑过深。“我真正担心的问题是走私。”

      徐光启之所以坚持要废除月港,就是因为东南沿海离京师太远,就算八百里加急也得跑近半个月,在官废吏驰的情况下,即便改革了月港的税收制度,派了税官乃至税务太监去福建督税,也很难保证他们的不会被腐化。最后大概率会变成朝廷收不到什么钱还挨骂。还不如直接废掉,在天津这个天子的耳目一日便能跑个来回的地方,新建港口。

      但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江南自古繁华,浙直地区更是大明工商业的聚集地,而且远洋海商不从北边来,把货物从南方倒腾到北边来再卖出去,这不仅要多一笔运输的费用,还要多交一笔税。在利益的驱动下,东南沿海很有可能再兴起有官绅背景的走私。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亲。反正月港不走私也不会给朝廷缴税,只要有一艘船来天津贸易对朝廷来说就是好的。”刘一燝的心脏又抽痛了一下。他越是说,就越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严于律他,轻于律己的小人。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一个刺一样东西卡在他的肋骨之间,心脏每跳一下就刮上去痛一下。

      韩爌点点头。“你说的对,大明症灶就是私肥而公瘦,也该损私肥公了。徐子先不是说要在登州、旅顺等地筹建水师嘛。水师炮口向内,击沉他几艘走私船,再把这些走私船背后的人拉出来定罪,剩下的人自然就老实了。”韩爌的思路很简单,在嘴仗打不赢的情况下,只要走私的综合成本大于走私省下来的运输和税负成本,海商们就不会铤而走险。毕竟又不是没有钱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