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日月银行正阳门支行-《泰昌大明》


    第(3/3)页

      “好啊。”魏朝点了点头,他只是想要那张银票做个纪念,什么时候拿到倒是无所谓的。

      这时候,茶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进来。”惠进皋说道。

      门被推开,两个端着盘子的伙计走了进来。他俩一人端着茶水,一人端着账簿,行至魏朝与惠进皋的面前。

      惠进皋拿起那本账簿递给魏朝,并道:“大祖宗,这就是挂牌儿半个月以来的流水。”

      魏朝接过账簿简单翻了翻,发现除了那笔二百两的承兑,正阳门支行最大的单子,是一桩标价为五十两银子,单利月息三分,为期一年,到期还本付息,可提前还款,但需要缴纳一月的利息作为违约金的房产抵押业务。

      “为什么会这么少?”魏朝将账簿扔到一边。“说说你的想法。”

      惠进皋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他早就想过了。“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信用,就算是宫里的产业也免不了这个俗。我行毕竟只是一间新的钱庄,毫无名气可言。而在京师地面,光是老字号的当铺就有几十上百间.”惠进皋顿了一下。

      “而且我行目前只在京师有支行,就算把银子换成银票,在其他地方儿也用不出去。上门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是扭头就走。”

      魏朝点点头,问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对症下药,快速地把支行给开出去。”惠进皋举例说:“像宣昌记,就在运河沿线都开有支行,银票拿到哪里都能兑,大家也就都认他家的票。”

      “如果只说京师呢?”魏朝又问道。

      “请大祖宗恕奴婢直言。”惠进皋拱手道。

      “你说就是。”

      “没法儿只说京师。”惠进皋摇头。“钱庄、票号做的就是一个便利天下的生意。往来的商贾之所以需要的大额兑票,就是因为银子携带不便。像您老,也不会成天揣着二百两的银锭到吧?”惠进皋拍了拍那两张宣昌记的银票,摆出讨好的笑。

      “那些卖瓷器,卖丝绸,卖糖卖盐,倒腾粮食的富商巨贾就更是这样了,这些大宗生意动辄几千上万两银子的周转,要是使现银得用车拉船运。如果我行没法儿便利天下,就只能做做本地的小生意,跟那些个当铺抢食。”惠进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说个难听的话,这银行的营收,连奴婢的俸禄都开不足。还不如把这楼盘租给别人开酒楼呢。”

      魏朝深深地看了惠进皋一眼,颔首道:“我会把你的见解奏陈皇爷知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