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千里赴戎机-《泰昌大明》


    第(2/3)页

      熊廷弼默默地看完了口供与旁证,接着又拿起了杨涟的奏疏翻看了起来。他只扫了几眼,就拿着笔在杨涟的署名前面,硬添上了自己的姓名,并盖上了神宗皇帝命人造给他使用的经略大印。

      “来人。”做好这一切,熊廷弼大声唤道。

      “左堂大人。”一个身着全甲的魁梧兵士闻声来到熊廷弼的面前候命。

      “派专人,把这些东西加急送到北京去。”熊廷弼吩咐道:“奏疏送通政使司,头函和供状送都察院。”

      “是。”

      ————————

      当日黄昏,城门将闭的时候。来自海州运输队经过数日的跋涉,总算是抵达了辽阳。

      和这支运输队一起过来的,还有那些被挑选过来共襄盛举的观刑人们。他们之所以会和运输队一起到辽阳,是因为兵宪官张铨,想着一趟也是走,两趟也是运,反正等待发送的物资也打包得差不多了,就安排了一司以骑兵为主的游兵,把刚收到的一批驴、骡、粮食,和关内新制的八千斤火药,一齐送去了辽阳。

      丁白缨便是混在这运输队里过来的。朝廷的管制始终没有对她松口,就算到最后,可怜的女镖师也还是没能弄到马匹,只能悄默声地跟着运输队徒步迁移。不过,对此她也并不是很在意,她想买马主要也出于安全而非速度的考量。既然官兵能顺带着免费为她提供安全保障,她也乐得省下一笔买马的银子。

      到了辽阳之后,丁白缨没有立刻去找心念到快成执念的女将军,而是在城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客栈落脚。她决定先把“脸洗了”,去掉满身的灰尘油垢,等歇上一夜重整精神,把自己打扮得威武些,再去寻找南兵的军营。

      笃笃!

      丁白缨敲了敲柜台的桌面,招呼道:“劳驾。住店。”

      “文牒。”上了年纪的掌柜显然是乏了,他一边打哈欠,一边翻开登记册。

      “请。”还是那些东西。

      “南人?”掌柜眨了眨浑浊的老眼,这才注意到丁白缨口音的异样。

      “是。”丁白缨点头。

      “放着好好儿的南京不待,来辽东受罪。”掌柜翻手指了指挂在身后的大吊牌,接着提起笔,在砚边将余墨沥干。并说道:“价钱都在上边儿。不讲价。您要哪个?”

      “要个不混住的单间就好。”丁白缨说道。

      “上房、中房都是单间。”这家客栈比丁白缨在海州住的客栈要大得多,光房间就分上、中、下房以及通铺四类。

      “要中房吧。”丁白缨看着牌子,掏出一钱二分银子,摆在桌面上。“住一晚,再来一屉馒头,半只烧鸡,半斤杂碎。杂碎一半煮汤,一半炒。多放盐。”

      “你一个人吃?”她这食量把老掌柜给吓了一跳。

      “对。啃了几天干粮,一点儿油水没进。就想吃点儿肉。”丁白缨点点头。

      “行吧。”掌柜比着文牒在册子上登记好相关的信息之后,又给银子称了称重。直到确认无误,他掏出一块牌子,递给丁白缨,并说:“随便找个小厮,他会带您过去。”

      “我还要一大桶热水,能把我整个人洗干净的那种。要多少钱?”丁白缨接过房牌,扬头朝向那块写着报价的大吊牌,说道:“上面没写。”

      “包在房费里了,打招呼就给您送来。要多少都行。”上房和中房包热水和简餐。而住下房和通铺的人,通常不会花钱要热水,就算要洗漱,一般也就是在井口打一桶免费的凉水也就解决了。所以客栈也就从不标热水的价钱。

      “那就多谢了。”丁白缨收起腰牌、文牒,又说道:“我想跟您打听个事。”

      “您说就是。”掌柜收起银子,吹干墨迹。

      “我想知道,土司秦将军良玉的兵营在哪儿?”丁白缨开门见山地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