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发赏与截留-《泰昌大明》
第(2/3)页
“好。”孙传庭的眼神快速扫过,确认无误之后,在上面签好自己的姓名,接着说:“装车吧。”
“是。”仓大使收好单据,接着高声道:“装车!”
————————
演武场上,总兵官贺世贤在点将台上独坐着,台下摆着一张长案,长案的后面摆着几把空椅子,而长案的正前方则密密麻麻地站着等待领取赏赐的兵士。
兵士的来源很广,标兵、奇兵、援兵、游兵乃至守城兵都有。当然最多的,还是贺世贤和尤世功麾下的总兵标兵和副将奇兵。这些人都是沈阳乃至整个辽东少有的精锐,他们人人能跨马,人人敢出战,所以斩获最多。
“来了!”下午未时一刻,孙传庭亲自带着贺世贤拨给他的两队家丁,将总计为一万八千九百四十五两的首功银给押了过来,这立刻就引起了一阵骚动。
“肃静!”贺世贤大喊一声,然后他的声音就被列队护道的一众家丁给传到校场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押车和护道的家丁是单独编制的,既算是将领的私人亲兵,但更是朝廷的兵。因为他们的饷钱归根到底是由朝廷造册发放的,而非将领私人发给的。早在嘉靖年间,蓟镇便有令,“许副、参、游、守、提调等官自募家丁,报名在官,一体给粮。”家丁由官府给粮,朝廷便掌握了家丁的数额,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军镇的军阀化。
很快,十几口装着首功银的大箱子,被堆摆到了那张大案后面的空地上。孙传庭和几个卫所官分坐开来,并在自己的面前摆上了一本记载着首功归属的册子。
“总兵标下左翼营坐营都司尤世威!”孙传庭大喊一声。
“是!”尤世威凛然回应,接着便带着几十号人列队排到了大案前。这些人都是登记在册的“得首功者”。
孙传庭一个接一个地念完了“得首功者”的姓名,这些人也挨个应是。念完之后,孙传庭递给尤世威一张纸条,并大声说道:“标下左翼营计报首功百十六级,给赏五千八百两。第一口箱子,拖回去发吧。”
“谢皇上,谢总兵,谢巡按。”尤世威将纸条收入怀中。接着连连作揖,并命令人把装着官锭的给箱子扛走。
虽然朝廷规定,建奴的脑袋一个值银五十两,说也是这么说。但任谁都知道,这五千八百两银子是绝不可能足额发放的。贺世贤也确实截留了。
这次,皇帝一次性从内帑里拨出二万一千零五十两银子,也就是四百二十一颗脑袋的首功银给贺世贤部。其中的一成,就是二千一百零五两银子,让他给截留了。
贺世贤截下这一成,不是为了留作私用。而是给他那些冒死去敌区侦查敌情的夜不收留着的。这些人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想砍下敌人的脑袋换赏赐,那是天方夜谭,基本不可能。他需要银子来激励夜不收效死,但朝廷没有这笔预算,他就只能和孙传庭商量着搞这种见不得光的权宜之计。
反正领赏的士兵也不会太在意。五十两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上面不短饷、不短粮,赏赐只截一成,这已经非常优厚了。辽东出事之前,一颗五十两的脑袋,流到下面能给留一半儿,就算是军官老爷心善了。
————————
孙传庭继续唱名发钱,而尤世威则带着人,把那五千二百二十两赏银运回到了总兵标下左翼营的驻地。
尤世威一回到驻地,他手下的三个千总立刻就迎了上来。
“尤都司。这回领了多少啊?该轮到我这一部了吧?”姓陈的千总率先开口问道。
“你们先跟我来。我有个事情要给你们先说道说道。”尤世威一面朝他们招手,一面示意押车兵士把银子抬到平日发饷的地方去。
“尤都司,您该不是抬了个空箱子回来吧?”左右散去之后,一个长着满脸络腮胡的吴姓千总,管不住嗓子大声问道。
“怎么可能。”尤世威不满地瞪了吴千总一眼。“收声。”
“哦。”吴千总讪讪挠头。
尤世威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从怀中掏出那纸条,展开来看。他只扫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果如其然的笑容。
“银子都发了。一共是五千二百二十两。”尤世威说道。
“这是几成啊?”吴千总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