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战后,界藩筑城完毕,努尔哈赤进驻界藩城,并将诸王妃接至城中。次年,努尔哈赤下令在杜松军旧营遗址的基础上增筑萨尔浒城。十月,沈奉试探结束之后不久,萨尔浒城尚未完竣,努尔哈赤便从界藩城迁至萨尔浒城,并令增建军民房舍。
大金天命六年,大明泰昌元年,二月初八。
自号覆育列国英明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正在巡阅萨尔浒城外新建的蒙古营地。为了这次并不算正式的巡阅,兼领正红、镶红两旗的大贝勒代善,专门让人在营中的空地上搭了一个半人高的简易木台,并摆上了一张从开原治所里掠来的精致交椅。
努尔哈赤坐在交椅上接受流民跪拜的时候,代善就在椅子边上,低眉顺眼地站着。不过,他的汗阿玛似乎并没有领他的这个情,在巡阅的过程中一直冷着脸。
“人这么多,界藩和赫图阿拉的流民都迁过来了?”努尔哈赤站起身,一边问话,一边向身边的随从摆手,示意他招呼流民们回去。
“是。都按着汗阿玛的圣命将他们迁过来了。”代善低眉顺眼地回答道。“如果以后还有流窜到后方的,驻地守将也会把他们逮拿过来。”
“嗯。”努尔哈赤淡淡地点头,接着又问道:“现在这营地里有多少人?”
“减去昨天暴毙的那几个,现在营地里共有二千六百五十四个来咱这儿流难乞食的蒙古人。”代善心中有数,立刻回答道。
天命五年对于察哈尔及喀尔喀等辽北地方的蒙古人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年。先是春夏高温,接着又是秋冬大雪,弄得牲畜暴死,奶肉减产,一时辽北诸部大饥。为了讨生活混温饱,蒙古人不得不南下。其中不安生的选择了劫掠,而相对安生、不愿冒险的则试图归附乞食。给处于相持状态的明、金两方都带来不小的压力。
努尔哈赤领着代善来到安置营门口。他没有立刻迈步出去,而是驻足问道:“来我们这儿干吃粮的蒙古人,都要超过两个甲喇了。有人建议说,可以按八旗的法子,把蒙古人也编成单独的牛录,大贝勒,你觉得怎么样?”
代善一愣,想了片刻后,小心翼翼地谏言道:“汗阿玛,我八旗当中,还有好些牛录没满额呢。您若是想要收归这些蒙古人降卒,直接按旧例将他们分给各牛录就可以了吧。”八旗的主体当然是女真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外族人,就连努尔哈赤亲领的那十五个牛录中,也有不少蒙古人乃至早年逃避明朝苛政的辽地汉民。不过,他这些人都被分散在各个牛录当中,而没有单独编制。
“.”努尔哈赤没有立刻说话,只淡淡地睨了代善一眼。就在他将要开口的时候。四贝勒黄台吉独自一人,穿过围聚在营门的镶黄旗护卫,来到了两人的面前。
“拜见汗阿玛。”黄台吉对努尔哈赤下跪行礼。
“你来了”努尔哈赤收回滚到喉头的话,眼神也从代善的脸上转移到了黄台吉后脑的那一撮儿金钱鼠尾上。“是有新的谍报了?”
“是的,汗阿玛。”黄台吉蜷俯在地面,态度极为恭谦。
“起来说话吧。”努尔哈赤微微勾手道。
“谢汗阿玛。”黄台吉快速起身,接着又对代善行礼。“见过大贝勒。”
“八弟不必多礼。”代善勉强挤出一个和善的笑容。“要是有紧要的消息,就赶紧向汗阿玛禀告吧。”
“汗阿玛。”黄台吉面向努尔哈赤,报告道:“我们安插在辽阳城内的探子来报,说明国新皇帝派来的中官钦差已经抵达了辽阳。”
“嗯”努尔哈赤不着痕迹地瞥了代善一眼,接着问黄台吉道:“皇帝派钦差来辽东是为了做什么?”
努尔哈赤极其重视情报收集,在进攻清河、开原、铁岭的过程中他就多次利用抚顺降将李永芳的人脉,在城中四处联络。八旗兵能以极少的代价,一触则下其城,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此。经过长期的经营,目前辽东地方各堡各城,乃至朝鲜朝廷都有他的间谍。只要熊廷弼不下令坚锁城门禁止出入,那他就能探查到各城的最新情报乃至明军的战略部署。
像钦差使团离开北京的消息,就是努尔哈赤通过朝鲜那边的情报线得知的。在那之后,努尔哈赤就一直密切关注着钦差使团的动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