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外戚的丑态-《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那种胸脯上只有二两肉的小丫头片子可经不起您的摧折,还是换一个吧。”对方不报名,薛姑姑就只能委婉地拒绝了。

      “没想到你个卖屁股的女人还挺珍惜人家身子。”骆养性冷笑一声,将衣角撩开到合适的位置。说道:“不要废话了,报价。”

      薛姑姑听闻此言,眼眉一横,立刻就要发作,可当她看清衣角下牙牌上那三个若隐若现的小字时,火气立刻就消下去了。“请问您和沈总旗是什么关系?”薛姑姑试探着问道。

      “问那么多干什么?”骆养性拧起眉头,说道:“我掏银子赎人。你把人给我。人钱两清立字据不就完了。”

      “哎呀,我的老爷啊!不是贱妾不愿意让您赎人。而是暖香阁已经跟沈总旗签过契了。我要是一人两赎,都用不着您来,顺天府就得治我。”薛姑姑苦着脸,央求道:“您要是真喜欢妙彤姑娘,请先去沈总旗那里把契给销了。”

      男人之间争风吃醋的事情薛姑姑见得太多了。她已经形成了一套本能的处置方式。如果只是有钱的财主那自然是价高者得,事情了了之后再婉转安抚另一个嘛,别伤了和气影响生意。如果两方或者多方都是惹不起的,那就只能转移矛盾了。让老爷们自个儿斗,自己躲得远远儿的。

      “过了契,人还留在你这儿卖唱?”骆养性感到迷惑。他虽然极少逛勾栏,但勾栏行情就像市场上其他商品的行情一样,是受到锦衣卫的关注的。如果有重点的侦控对象,得到差事的锦衣卫甚至还会拿着衙门的预算公费喝花酒。因此他知道,这家暖香阁虽然算不得京师最上,但里边儿的雏妓也不是东司房总旗那点儿的收入能轻易赎走的。在这种地方过上一夜,能顶上总旗一个多月的正俸。

      “是这样的。”薛姑姑解释道:“沈总旗是我们这儿的贵客。他看上了妙彤姑娘,还非要赎清倌儿。但他手里的银子又不够,所以就跟暖香阁签了两份儿契。一份儿赎身,一份儿欠条。这两份儿契都在顺天府缴了契税,是过了册的。”

      “嚯。这家伙还真会想主意。”骆养性伸手去摸袖袋,并问:“他还欠你多少?”

      “七百二十五两三钱九分银子。”这笔钱跟薛姑姑没多大关系,要上缴的。

      “拿去。”骆养性点出七张一百两的大额银票和三张十两银票,递给薛姑姑。“暗语贴在第一张后面,你自己拿着去兑。多出来的算我赏你。给我备一辆车,我要把人送到沈总旗的家里去。”

      “原来是帮沈总旗还钱!”薛姑姑接过银票,脸上立刻绽出了欣然的神色。小五两银子的赏,可不是一笔小数。不过,出于最基本的谨慎,她还是问:“沈总旗最近发财了?他老人家怎么不自己来?”

      “你是在盘问我吗,要不你来做锦衣卫?”骆养性没耐心了。“备车!我在外边儿等。”

      “您不看看周姑娘?”薛姑姑问道。

      “人家的相好,我为什么要看。难不成你还敢给我假的?”骆养性转过身。

      “那您也赏脸喝一杯酒啊。”薛姑姑招呼道。

      “快点儿!”骆养性头也不回的出门了。他不想再待下去,在黄华坊这种找乐子的消金窟撞见熟人实在是太正常了。

      ————————

      砰,砰,砰。

      差不多同一时间,负责送信的锦衣校尉,抓着门把手敲响了李家豪宅的大门。校尉只等了几息,便有一个壮而不肥的男人过来开门。这是李铭诚长子,李国臣。

      当代武清侯李铭诚有两个活着的儿子,分别是由李伟起名的李国臣,以及由李文全起名的李国瑞。这俩儿子不是一个妈生的,而且年岁差了不少,矛盾很是不小。要是把他们放在同一个屋檐下,还没人镇着,一准儿得掐起来。因此,李铭诚从城外的清华园搬到城内的李府之时,顺手就把李国臣给带了过来。

      “请问有何贵干啊?”李国臣的态度很客气,甚至近乎恭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