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御前财政会议-《泰昌大明》


    第(3/3)页

      尽管宫里的案子几乎只涉及宦官,不过外廷也丝毫不能歇着,以户、工、兵为首的几个衙门甚至比年节之前还要忙。而这是因为,皇帝在万历四十八年的最后一个朝会结束之后,颁旨命令各部算账,说是要在正月十五召开泰昌年的第一个御前会议。

      皇城和紫禁城的各个入口,会在卯时准点打开。所以在寅时的最后两刻,内阁六公便会坐着轿子离家,并在东安门口汇集。

      方从哲住在崇教坊,离东安门最远,因此通常是最后一个抵达的。轿停后,他从轿子里走下来。但方从哲的轿夫却没有像其他阁员的轿夫那样,抬着轿子离开。他得了“紫禁城坐轿”的恩典,要坐着轿子到内阁值房门口。

      方从哲其实可以直接让轿夫抬到内阁值房门口的,但他一定会东安门口先下轿,与诸位同僚拜过才又坐回到轿子上。

      朝廷尚爵,官员礼类依品级等次。凡拜揖序立、行走回避、尊卑上下,森然各有仪节。总言拜会方式就是,上官居左,下官居右,右下先拜,左上后答。

      二百五十年过去,尊卑规矩还在,但具体的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以会典中载明祖制,而以实差来论了。不然这六位阁员全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兼正五品的东阁大学士,就完全没有个尊卑先后了。

      “首辅。”诸阁员辅臣向元辅方从哲行礼。

      “进卿、世程、季晦、虞臣、铭缜。”方从哲先后对叶向高、史继偕、刘一燝、韩爌、沈拱手还礼。

      之后,阁员们又相互拜见。

      尽管沈与刘、韩二人,已经到了两看相厌的程度,但在方从哲领头的互拜中,他们还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甚至还能微笑寒暄。

      拜见之后,方从哲开口说道:“诸公,去年发生很多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无论好还是不好,在圣上如天之恩的庇佑下,大家都一起过来了。元月元宵,诸公还是要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才能共克时艰,辅佐圣上中兴大明。”方从哲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大概率不会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但他还是要说。

      “是。”阁员们纷纷应是。不过其中的真假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稍过了些时辰,吏部周嘉谟、户部李汝华、礼部徐光启、兵部崔景荣、刑部黄克瓒、工部王佐等六部堂官也赶到了东安门口。与六位阁员相互拜过之后,他们接着便静静地站在阁员们的身后而不再言语。只有李汝华默默地回到自己的轿子里,他和方从哲一样,也得了皇帝恩赐的殊荣。

      卯时正,皇城的东安门及东安里门,以及宫城的东华门同时打开。门开后,站着的十名文官同时一怔。

      “首辅。王掌印来了。”叶向高敲了敲方从哲轿子的窗框,轻声提醒。

      方从哲闻言立刻自己撩开帘子,满脸堆笑地走了出来。

      只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正带着首席秉笔太监魏朝和东西二厂的提督太监,站在东安门与东安里门之间的玉河桥上,远远地行礼:“方首辅,叶次辅,诸位阁老,诸位部堂,请进吧。”

      既然宫里的大太监亲自来迎,那方从哲也就弃轿不坐了。他快步来到王安身前,说道:“诸事顺利.”这一声既像是道贺,也像是疑问。

      王安淡然一笑,脸上同时浮现出笃厚与肃穆的笑意。“同舟共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