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四席秉笔与末位淘汰-《泰昌大明》


    第(3/3)页

      其实王安不是陈矩的大儿子,陈矩的大儿子已经过世了。但他也没有多嘴分辨,而是老老实实地垂首领命:“是,奴婢遵旨。”

      “刘若愚,朕交给你的第一件差事。就是按你刚才提出的建议,在内官二十四衙门,及各独立司库推行末位淘汰之策,裁撤冗员。”朱常洛说道。“过程怎么样朕不管。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裁完之后,内廷的俸禄总开支,必须小于裁撤之前。至于裁完之后比裁撤之前,每年能少花多少银子,就看你的本事了。”

      “奴婢谨遵圣旨。”刘若愚一愣,觉得有些奇怪:裁撤冗员必然缩减开支啊,怎么还会多呢

      “好了,今天就这样吧。”朱常洛站起身,舒展四肢,美美地伸了个懒腰。

      王安见状,立刻跨步过来,不过他还没有开口询问,就听皇上说道:“也别跑来跑去了,你就留在这儿,跟你的小师弟叙叙旧,教教他这儿的规矩。朕今天就在东暖阁歇,魏朝你来。”说罢,朱常洛便自顾自地朝着南书房的殿门口走去了。

      “是。”魏朝赶忙跟上。

      “奴婢恭送圣驾。”王安和刘若愚同时下跪,磕头送驾。

      ——————

      南书房的门再次合上之后,两人从地上爬起来。南书房的地面很干净,干净到趴在地上打滚儿也不会粘灰。可即便干净如此,王安还是捋着袖子,把袍子打得啪啪作响。

      刘若愚的心里飘然还没有褪去,那种仿若梦境的不真实感仍旧萦绕在他的周身。但脑门上清晰的痛处还是在不断地提醒他,这一切不是假的。他跑到王安跟前,压下发软的腿脚,下跪磕头,并道:“奴婢拜谢师兄举荐。”

      “起来说话。”王安招手。

      “是。”刘若愚站起身,做出垂首听训的恭敬姿态。

      “首先,我得明确地告诉你”王安肃然正色,脸上没有师兄弟之间的温情与喜意。“.不是我荐的你,我也从来没有给自己惹麻烦的打算。若不是魏朝那个老鳏夫乱拍马屁,在主子爷的面前点你,你是不可能得到今天这个机会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若愚心下一凛,瞳孔震动,旋即又跪下。“是。奴婢明白。”

      “看在干爹的面子上,我会照顾你,但不是现在,也绝不会把你弄到司礼监来。”这回王安没有叫他起来,而是自己蹲到刘若愚的面前,说道:“司礼太监虽然位高权重,但不是那么好做的。一有不慎,牵连家友亲朋也属常事。我是幸得了诸先监的呵护才有幸走到今天的。”王安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十几年前。

      “万历六年,我由先监冯保荐入内书堂,归其名下。万历十年,先监冯保案发,门人尽遭籍没。但我有幸,得了先监杜茂、张宏的翼避。到了该拜干爹的年岁,张老太监本来是要收我做他的干儿子的,但万历十二年,张老太监因为多次劝谏先帝亲贤远谗未果,毅然绝食死谏。唉!干爹受张老太监的嘱托,收下我,照管我,教育我,我这才成了你的师兄。”王安长叹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这次死谏没有任何意义,万历皇帝在太师张居正死后彻底放飞自我,张宏白死了。但先帝再是有错,也不是做奴婢的能谤议的。他闭上眼睛,眉头紧皱,满脸悲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