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辽东旧事续与孙传庭-《泰昌大明》


    第(3/3)页

      衙门复印这天,孙传庭起了个大早。准确地说,孙传庭是每天都要起大早的,京官儿有年假可以放,甚至还可以逛灯市。但前线的官儿就只能自己想法子偷闲了。

      在熊经略的以身作则下,沈阳地方的文武诸官连大年初一都不过,在衙门里遥祝北京给皇上拜年之后,他们立刻就恢复到修筑工事,编练士兵的工作当中。官员们有些怨言,但不多,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加班,总好过兵事再开的时候在城里让酋奴杀死。士兵们就更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朝廷破天荒地给当兵的补足了饷银,更何况操练还有皇粮可以吃。这不是皇上圣明,大人英明是什么。

      “官人。”见自己的丈夫放下碗筷站起身,张氏立刻从身旁的凳子上拿起厚厚的棉袍抖开,给孙传庭披上。

      孙传庭的妻室张氏是最近才到辽东的。在离开北京的当天,孙传庭便写信寄钱去永城,要妻室张氏搬到沈阳来。张氏是他的继室,他的原配夫人冯氏,在万历三十九年便去世了。冯氏过世的时候才十七岁,而那时候孙传庭自己也不过十八岁。冯氏去世之后,孙传庭便续了南京通政使张知节的庶女作为自己的继室。

      孙传庭之所以只让正妻过来和自己一起住,一是因为孙传庭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一妻一妾一子的开销,二是因为他的母亲吴氏身上有些病痛需要人照顾。

      孙传庭目前有一个儿子孙世瑞,但这个儿子既不是原配冯氏生的,也不是继室张氏生的,而是他第一个妾室石氏的生的。石氏是万历四十六年孙传庭为父亲孙元震守孝完毕之后,母亲吴氏操持着为她纳的妾。石氏运气好,在被抬进孙家的当年就怀孕了,并给他生下了现在这个儿子。

      “今天晚上还是照例不要备我的饭。”孙传庭紧了紧棉袍,将胸前标志着六品文官的鹭鸶补子遮了个严严实实。

      虽然孙家祖上出过好几个举人,但一个进士也没有,到底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人。因此他升了官之后也没有重做官袍。一身量身定制的官袍至少得五两银子,买一个补子回去自己缝就只要一两银子了。反正五至七品的文官都着青色的袍子,只要把七品官的鸂鶒补子换成六品官的鹭鸶补子就成了。至于缝补,这年头,有哪家的女人不会针线活呢。

      “还是在军营用饭?”张氏比孙传庭矮一个脑袋还多,所以即使孙传庭微微低下头,张氏还是得踮着脚给他戴帽子。

      “不一定。也可能是在熊左堂的行辕。”目前,孙传庭的家里只有一面张氏从永城带过来的铜镜。不过比起用女人镜子正衣冠,孙传庭宁可让女人给自己正。

      “有大事了?”张氏有些担忧地问道。

      最近城里一直不太平。开春之后,巡城兵丁的数目翻了一倍,熊经略也一直赖在沈阳不走,所以即便是张氏这样一个除了购粮买菜就不出门的女流也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嗯。是有点事儿。”孙传庭点点头,但并不细说。“你在家里好好待着,别乱跑乱晃就行。我去了。”

      “好吧。”张氏一路将孙传庭送到院门口,并道:“官人慢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