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太监名叫王之心,是前代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邹义的干儿子。邹义顺利落地,离宫养老之后,只留了这么一根儿独苗在宫里。邹义希望王安能帮着提携一下。王安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在请得皇帝的同意之后,他便将王之心送到了慈庆宫担任总管太监。
王之心见到万岁爷和老祖宗过来,立刻跪地叩头道:“奴婢叩见主子万岁。拜见老祖宗。”
王之心这一声叩拜,把正在专心捣鼓木头的朱由校吓了个激灵。朱由校两手一抖,差点没被刻刀割伤手,好在他最后停住了,将木头和刻刀稳稳地放到了工作台上。
“你这是什么木头啊?”朱常洛对木雕活儿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儿臣叩见父皇。”朱由校规规矩矩地给父皇磕头行礼,然后才说:“这是经过了干燥的椴木。”
“哦。椴木。”朱常洛拍拍朱由校的肩膀示意他站起来。“有什么讲究吗?”朱常洛问道。
“椴木是软木,重量轻,木纹细,易加工。而且油脂多,耐磨损,韧性强,不易开裂,很适合用来做薄板子。配上鱼鳔胶,固定性能非常好,很快就能粘出一个中空的小房子。”朱由校停了一下,接着说:“但也有不好的,就是不耐虫也不耐弯折。”
“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啊’。学到了。”朱常洛轻轻地揉了揉朱由校的脑袋,并对仍旧跪在地上的慈庆宫总管太监王之心以及侍读伍家戚摆手道:“你们也起来。”
“谢万岁。”王之心和伍家戚叩首再拜谢。
“你这是什么东西啊?这么大一片,并了四张桌子才堪堪摆下?”朱常洛既没有刻意往慈庆宫里安插眼线,也不会经常过问这边的事情。只要朱由校按时把师傅们布置的功课完成了,他就什么都不管。
“父皇。这是儿臣设想的府城模型。”朱由校回答说。
“天津的?”朱常洛走近细看。
“对的。这是府衙,儿臣想的是.”朱由校跟上来,从府衙开始介绍。可还没说几句就被打断了。
“你这设计有其他人参与吗?”朱常洛问道。
“没有,儿臣从皇史宬调来了营建两京时用的图纸。道路的宽窄,明暗水渠的分布,坊市的规划都是按着这个来的。”朱由校其实是想调阅某个府城的营建图或是概览图的。但很可惜,皇史宬只存了两京的图纸。
“城市规划的事情朕不懂,但朕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你这个东西要不得。”朱常洛用拇指压住中指蓄力,然后在府城模型上弹了一下。“还别说,真挺结实的。”
“为什么,这不挺好看的吗?”朱由校觉得自己这个规划既美观又大气,还不失细腻,不逾矩。
“好看有啥用啊。天津地方的山什么样,河什么样,海什么样你见过吗?”朱常洛反问道。
“当然没有了。”朱由校摇头。他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徐光启的家。
“那不就结了。”朱常洛走到门边,亲手将合上的殿门推开。“你这东西如果只是个摆设,朕半句不是都不会说你。还能给你找个煌煌的殿堂摆着。但你这个规划是要落地的啊。不搞清楚山河水网的分布,不探查海域浪涛的汹涌,你这蓝图到时候往哪儿拍都不知道?”
“父皇想说,儿臣这是闭门造车吗?”阳光涌入,闪得朱由校眼睛一眯。
“朕就是这个意思,做事情讲求实事求是,过往的经验再好也能只做借鉴。”朱常洛跨步离开撷芳殿,开始在园子里溜达了起来。“弘德殿开会的时候你也来了。朕本意是要把从选址,到设计,再到营造的活儿全部交给工部的。但既然你要自己设计规划,朕也不会反对。可设计归设计,你不能只待在撷芳殿里的玩儿木头不是?找时间和王佐商量商量吧。也看看要多少钱,先做个初步的预算出来。正月十五有个聊银子的会,你也来。”
“是。”朱由校应后,转而问道:“父皇之前不是说要孙师傅就不给银子吗?”
“你记性还挺好。”朱常洛说道:“朕的意思是不给你造王府的钱。‘营建天津港城,转南洋海贸为北洋海贸’是国策。这样一座大城没有启动资金你拿什么造?”
“可以卖地嘛。那些洋人不是挺有钱的吗?”朱由校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