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食人间烟火-《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没花过钱?你平时都不出家门的吗?”丁白缨疑惑道。

      “.”朱由校被这个问题问得愣住了。如果老实回答,那先得定义什么是“家”,如果“家”指的是慈庆宫,那他每天都会“出家门”。但如果把紫禁城定义成“家”,那这是他第二次出家门。

      最后,朱由校选择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谎道:“我的意思是,我不必自己掏钱。”他随手指了一个侍立在侧的宦官。“他们会帮我付。”

      “原来如此。”丁白缨点点头。

      为了避免发生言多必失的情况,朱由校主动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这一行的行情怎么样啊?”

      这就是一个随口而出的问题。朱由校从没接触过镖师,师傅们授课的时候也不会浪费时间去介绍这种无关紧要的职业。因此,他连镖师具体是干什么的都不清楚,只是觉得这一行的业务可能跟护卫差不多。

      “我想想。”丁白缨一边思考,一边说:“一般来讲,镖价是按路程的远近,物品的贵贱和沿途的治安状况来推定的。年份好的时候,两京之间,每送银千两,得利四两五钱。但这年头儿,不讲规矩的草莽土匪日渐增多,山头根本拜不过来,镖师有时真是要用命换钱的。可就是算是这样,我押客镖,一天取一两银子,也几乎是这行里要价最高的了。”

      “要价最高,想必是武艺高强了。那跟.”朱由校顿了一下,又瞥了一眼身后的壮汉。“.跟锦衣卫相比如何?”

      “呵。锦衣卫”一提到锦衣卫,丁白缨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师兄。“如果都是那种水平的话,不是我自夸,一个打三个没问题。”

      “嚯!”朱由校惊讶道:“这么厉害!”

      丁白缨没有自卖自夸的心思,而是很巧妙地将话题给拉了回来:“军官能领少俸禄我不知道。但据我了解,锦衣卫里边儿没有品级的校尉或者力士,一个月至多不过拿二两银子的兵饷,你这一个壶子的要价就抵人家五个月的饷银。实在是太贵了。”

      “原来十两银子这么值当。”朱由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当然值当了,锦衣卫还是能领全饷.”丁白缨把空饷和贪饷的话题硬生生地给咽了回去。随后,她将云纹木壶拿在手里,转移话题道:“你这壶子几天做的?”

      “这东西做了有一段时间了,具体用了几天,我记不太清楚了。但绝对不会超过十天。”他只有一件作品的制作时间超过了十天,那就是仍在制作中的天津府城模型。

      丁白缨盘算了一下,说道:“算上料钱,你这壶子要价一两五钱或许能卖得出去。”她看得出来,这满桌子的木雕用的都是上等的好料。可如果她对木头有足够多的研究,她会恐怖地发现,有一个锁形木雕的用料是虎纹金丝楠。

      “丁姐姐要是喜欢,就免费送你了。”朱由校看向张诗芮。“还有那个姐姐,看姐姐心神不宁的样子,想来是有些烦心事。请随便挑一个,也算是给新年讨一个好彩头。”

      “那怎么好意思。这是你的心血,我不能白拿。”张诗芮从惆怅与思索的窠臼中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个微笑。

      “父家尊的意思是,要么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出去,要么送给有缘人。”朱由校微笑道:“两位姐姐不吝赐教,又与我有别后重逢之缘,自然就是家尊所说的有缘人了。”

      “我还是”张诗芮是不缺这十几二十两银子的。她想掏钱,却被丁白缨拉住了。

      “盛情难却。我和张姑娘就收下这份礼物了。”丁白缨自然不会白收人家东西。“敢问小公子家住何处?我与张姑娘定登门拜谢。”

      “.”张诗芮把丁白缨拉到一边。“这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礼尚往来嘛。能进京赶考赴恩科,好歹是个举人,如果能够高中,也就是一方进士了。外地生员,却在京里有宅子,说不定也是个在官面儿上能说上话的人物。”丁白缨建议道:“往来一下,或许还能帮你家说说话。”

      “女人登门拜会一个男人,实在是说不过去。”张诗芮试图用礼教的由头搪塞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