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熬油炼银-《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崔文升命令张崇钊接防玄武门、西华门、东安门等三门,唯独留下午门一门。在不是因为他觉得午门不重要,而是因为崔文升打算自己领着亲卫去守。

      当崔文升看到韩本用时候,他明白,御马监移印的事情结束了。

      “韩老祖宗。”崔文升走上前去,跪地叩首。

      按入宫时间和岁数来说,崔文升和李鉴是一辈的。但规矩就是规矩,在韩本用接掌御马监之后,整个内廷里,能略微压他一头的就只有王安一个人了。

      “嗯。”韩本用也不喜欢崔文升。“把令牌给我。带着东厂的人回去吧。”

      “.”崔文升本想再恭维几句,但韩本用直接把对话给掐断了。“是。”

      崔文升掏出金令,捧递韩本用。

      这个特别金令的使用范围很窄,只能用于接防紫禁四门,如果拿去皇城接防各门,立刻就会被“亲军上直二十卫”给拦住。然后触发从锦衣卫到五军都督府乃至戎政府在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直到勋戚们和高级文官们确认皇帝的安全为止。

      这套预防叛乱的机制好就好在于各个部门之间互不统属,谁也管不到谁。它最大的作用不在于保护皇帝,而在于保证杀掉皇帝的人做不了皇帝。如此一来,宫廷政变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极小,需要大防的事情就只剩下怀愤杀驾了。当年英宗能复辟,不是因为这套机制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出现了景皇帝病危且无子这样的极端情况。

      崔文升带着人离开后,韩本用对负责守卫午门的领班军官说道:“你们在这儿守着,我进去把令牌还给万岁爷。”

      “遵命。”军官抱拳领命。

      ——————

      来到南书房,韩本用发现南书房里只有王安一个人。于是他走上前,行礼道:“见过王老祖宗。”

      “哟,韩御马来了。”王安抬起头,看见是韩本用,立刻起身回礼。

      在这一来一回之间,两人达成了默契。韩本用将王安视作李鉴的同辈,自己的长辈,称呼为其王老祖宗,但因为职司对等,所以韩本用并不跪拜。同时,王安也不特地摆长辈的架子,仍旧回礼,但他躬身的弧度比韩本用稍微小点儿。

      “还顺利吧。”王安亲切地问道。

      “顺利。杨松泉很配合。”韩本用回答道。

      “他留下了?”王安又问道。

      “他说要给商老祖宗尽孝,直接带着老一辈的人退了。”韩本用补充道:“在我宣布‘虽交不党者,不纠’的旨意之前主动退了。”

      “看来商老祖宗还是有孝顺儿子的。”王安突然开始欣赏杨松泉了。

      事涉肘腋不可不慎,“容留杨松泉”以及“虽交不党者,不纠”的旨意,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御马监反抗的风险而特地下的。

      “我也很喜欢他。”韩本用点点头,然后问道:“主子万岁爷呢?”

      “万岁爷带着米才人去正殿了。”王安回答说。

      “这么早?”韩本用看了一下钟。发现还没到申时,这让他有些意外。

      “这叫做处变不惊。”王安的脸上露出一个微妙的表情。“不止米才人,主子爷还让人去储秀宫把那对儿姐妹也叫来了。”

      “叫来好啊。”韩本用莫名地有些欣慰,皇帝痊愈之后反常表现,真让他以为皇上是换了一个人。戒色戒酒,那还是太子爷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