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泰昌大明》
第(3/3)页
总之,都是这三人都是齐楚等二党的骨干乃至领袖。
收到邀请之后,三人欣然应允,立刻开始组织对东林党的攻击。但邹元标的死因及大致动机为三法司会验所证实。这为邹元标添了一层英雄主义的悲情色彩,更引发了朝野上下的普遍同情。
在舆论形势不利、史继偕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叶向高联合韩爌、刘一燝,几乎将暂主阁务的沈给架空了。
这进一步加深了沈对叶向高意图的判断:叶向高就是要平息事态,以获得东林党的支持,好重新坐上首辅的位置。
“次辅大人,之前您一直不同意正面票拟弹劾东林党的奏疏,说什么风闻臆测、证据不足,我给了您老面子。现在证据确实充分,您总该认了吧?”沈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见叶向高不接话,沈便走到史继偕身边。“史阁老,您怎么看?也像韩阁老那样认为犯官孙如游作伪供吗?”沈直接就把韩爌的那句话给定性了。
“我不知道。”史继偕眉头紧皱,模糊地回答说。
这正中了沈的下怀,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模棱两可的话定义成他想要的意思:“就是说,您也认可证据确凿这种可能性了!很好。”
“次辅大人。这东西可不止递到内阁来啊。”沈用食指点点了仍被史继偕握在手里的奏疏。“您不会等到宫里有意见再说自己的意见吧?皇上圣明,乾纲独断。但内阁总是一言不发,遇到点儿事情就请皇上圣裁,还要我们干什么。首辅不在,咱们总得做点儿表率吧?”
沈的言下之意很明显了,您想重新坐上首辅的位置,还得看宫里的意思。
宫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沈一直不太能看明白。沈一开始认为,邹元标就是宫里下令处理掉的,宫里为了保持体面不会容许东林党继续往下查。徐光启去求见皇上,讨要尸体,最后只会碰一鼻子灰。
可徐光启竟然真的说服了皇上,邹元标的遗骸也没有被“失火”之类的“意外”给处理掉。
这让沈很不理解。难道宫里因为朝会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就想通过处置锦衣卫来平息事态吗?但宫里为什么不干脆让叶向高来代扛内阁的大旗呢?
不过看到《奏党案疏》之后,沈终于明白了:宫里有猛料,这搞的是欲擒故纵那一套。从一开始,宫里就没想过要放过东林党。
真是太好了!
“既然这样。票拟我先写着。诸位要是有别样的意见,之后再说吧。”叶向高的沉默让沈有了信心,他一面说话,一面从方从哲的主桌上抽出一张票拟用的小纸条。
“之后?”韩爌走上去按住沈的笔,墨水立刻就在他的掌心留下了黑色的印记。“等你写完了我们还提什么意见!”票拟不是几比几的投票,只是一张写了意见的小纸条。写完再贴上去,内阁的意见就算是定了。
如果只是抓捕赵南星,敲打清流派,那韩爌没有意见。但身为邹元标的密友,韩爌绝不想让这些事以“邹元标畏罪自杀”为前提发生。
“韩阁老,您还是憋着吧。叶次辅都没说话呢。”沈嘲讽道。
“这么定案太草率了,好歹让法司再审一审。”叶向高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就是这个意思。”只要叶向高不明确反对,沈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他相信,锦衣卫既然能把口供抠出来,就不怕翻供。人嘛,多多少少总是有点儿软肋的。况且奏请里说得很清楚,“孙如游是从犯”。这明显是交易过的。
沈狠狠地一抽,将自己的毛笔给抢了出来,并在砚台里补了些墨水。
他提笔写道:宜将孙如游交法司严审,并捕拿赵南星等一干贼人。
写完,沈毛笔放回笔架山。对正给韩爌递去毛巾擦手的刘一燝说道:“大家都是近墨者,何必装出一副怕黑的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