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臣之死与皇帝之陵-《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锦衣卫北镇抚司专理刑狱,权力极大,但由北镇抚司直辖的校尉和力士却并不多。因此,为了同时开展对二十余名犯官的搜证工作,骆思恭便主动给田尔耕拨了一整个千户所的人。

      目前,北京共设有前、后、左、右、中等五个锦衣卫千户所。基本与洪武初年的编制相类。

      尽管前千户所与北镇抚司相隔最近,但暂调北镇抚司听用的,却是设于大时雍坊指挥使司本部衙门附近的中千户所。当年,骆思恭承袭父职并实授千户,掌的就是中千户所的印信。

      当田尔耕带着镇抚司的人手来到中千户所正堂的时候,发现坐在主位上的并不是千户所的指挥官高材刚,而是骆思恭的儿子,经历司经历骆养性。

      “田同知,许千户没跟着您过来啊?”骆养性的眼力和记性都不错。

      田尔耕不想让别人知道许显纯被他软禁了,所以干脆用问题回答问题。“骆经历,由你带队恐怕不合规矩吧?”

      “当然不合规矩。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怎么敢越俎代庖。带队协助田同知的人,当然是高千户了。”骆养性也不追问,而是望向站在他身侧的高材刚。

      迎上骆养性投来的眼神,高了整整四级的千户立刻露出谄媚的笑容,连连点头赔笑。

      沉默了一小会儿后,骆养性掏出一张四叶折,并在桌面上展开。他说道:“我来这儿只是把该行的文书行了。田同知,签字吧。”

      田尔耕走到案前拿起四叶折。上面写道:“.经北镇抚司数请,指挥使司允调中千户所协办此案”

      “田大人,您看过了,就签字吧。”骆养性表情淡然,不过田尔耕却听得出其中的威胁之意:“内阁已经讣告邹大人的死讯了。听说大理寺那边儿正叫嚷着要让凶手偿命呢。”

      “骆大人到底想怎么样?”骆思恭在文书里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所以田尔耕真怕中千户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给他使绊子。如果再出岔子,西厂可能就带着驾帖过来了。

      “什么怎么样?”骆养性微微一笑,说了一句没用的废话。“搜证不比抓人,北镇抚司的人手不够,自然从千户所补充。”说罢,骆养性用指尖扣了扣桌面上的调令。“您要再拿不出有用的东西,天象可能就变了。”

      天象有变,是挂在田尔耕脑袋上的一柄利剑。田尔耕的右眼皮狂跳,但他却只能用左手抚住脸上抽动的肌肉,因为同样颤抖的右手还要用来签字。

      他在“骆思恭”和“高材刚”后面签上自己的姓名,然后随手将毛笔扔到一边。“你满意吧?”

      “官面儿上的东西,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田同知若是觉得北镇抚司人手够用,完全可以不签嘛。”骆养性收起八叶折,朝高材刚说道:“从现在开始到案子结束,中千户所必须严格执行北镇抚司的调令,任何人不得违抗!”

      高材刚面色一凛,向前一步走到田尔耕身边,单膝跪地,抱拳高声道:“谨听同知大人调遣!”

      紧接着,中千户所的十名实授百户,亦齐声高呼:“谨听同知大人调遣!”

      “田大人能查出实情对皇上有所交代,对本卫来说也是好事。”骆养性走到田尔耕近前,低声说道:“放心,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很听话,不会像某人那样阳奉阴违的。”

      田尔耕眉头一皱,但只能赔笑。

      等骆养性离开后,他才对中千户所的一干军官说道:“诸位都起来吧。”

      “大人,您只管吩咐,兄弟们必竭诚办理。”高材刚凑过来。

      锦衣卫是全国卫所中声威最大的天子亲军卫。但由于驻在京师,同时由内廷直辖,因此军官很难吃到空饷。各千户所没有缉事权、不掌刑狱,平时干得最多的事情的就是按西司房的安排,监督并协助各兵马司巡防、守门,所以灰色收入也不多。

      “知道要你们干什么吗?”田尔耕冷冷地问道。

      “当然知道,抄家嘛。”高材刚回答说。

      抄家是锦衣卫内部的黑话。实际上,没有皇帝的旨意,锦衣卫是无权对官员进行抄家的。他们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锦衣卫去案犯家里搜证时,总得搜走点儿“与案件有关的东西”,而且绝不会还回来。

      田尔耕仿佛在高材刚的眼睛里看到了闪烁的金光,这反倒让他放心下来。“很好,把犯官家里的书信全部带到北镇抚司去,其他的事情随便你们。记住,别伤人!对方不拔刀你们就不要拔刀,再闹出人命,就算是掌卫大人也不好交代了。”

      “遵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