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默契-《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刘一燝回到值房之后,内阁又恢复了先前的状态。每位阁员都默契地闭口不提方才发生的事情,该草诏草诏,该拟令拟令,该票拟票拟总之各干各事,互不干扰,就像徐光启从没来过一样。

      直到清亮的远空附上黄昏的灼红,钟楼也敲响散衙的幽磬,阁员们才两两离开,重提此事。

      “进卿兄!”还没出东安华,史继偕就叫住了叶向高。

      “世程何事啊?”叶向高转过头。

      史继偕一愣,旋即叹气道:“四下没有别人,进卿兄就别再打哑谜了吧。”

      “你准备站哪边儿?”叶向高面色严肃。

      “我不想站什么队,我只是想劝劝他们。徐子先说的没错,这件事若是不能快速而妥善的解决恐怕又是一桩牵动全国的大案。”史继担忧地说道。

      “你想拉着我去做和事佬?”叶向高的鼻腔里喷出一缕暖湿的热气。

      “对。”史继偕点点头。

      “做不成的。徐子先来值房不就是为了劝方首辅息事宁人的么。徒劳无功了吧。”叶向高的轻笑被寒风吹得发冷。“今天的态势你也看见了,方首辅从始至终都没有正面回应过。”

      “没有回应才能试试嘛。更何况沈铭缜也在场,就算方阁老想要缓和,也不会当着他的附和徐子先。”史继偕说道。“谁都知道沈铭缜和徐子先有过节。”

      “问题就在这儿。方首辅不仅要顾着沈铭缜的面子,更要顾他自己的面子。”叶向高看得很透彻。“沈铭缜和徐子先有过节,浙党和东林党之间就没有过节了?说到底,方首辅还是浙党的领袖。”

      “进卿兄。你我都知道方首辅只是祖籍浙江,他这领袖是被迫当的。而且方首辅当年能入阁也仰赖你的举荐不是?你和我同去,他一定会听的。”史继偕还是没有打消自己想法。

      “我当年举荐方首辅入阁,就是因为倦了党争,想要致仕而已。但党争是能制得住的吗?”叶向高苦笑一声,沉默良久。“万历三十五年,我第一次入阁。随后便以阁员的身份独相七年。我努力斡旋,但党争却日渐激烈!”

      “所以就算退一万步讲,方首辅真的因为我的劝说而偃旗息鼓,竭力压制浙党。那被东林党一直按着打压的齐党、楚党会老老实实地为了顾全所谓的大局,而放下往日的旧怨吗?”叶向高的情绪突然激烈起来。

      “别看现在这些党派的骨干都围着方首辅,但这也只是因为东林党人下手太狠,他们需要一个朝中大臣托庇寻护而已。现在东林党人落难,情况发生转变,就不再是他们需要方首辅,而是方首辅需要他们了。”叶向高脸色阴沉。“如今的首辅不是严嵩,也不是张居正,没有皇上的支持,他就没有凌驾百官的权势与威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势必需要依靠官员的支撑。”

      “说到底,方首辅也只是浙党的领袖。”叶向高缓和语调,收敛失态,又问出了刚问过的问题:“你准备站哪边儿?”

      “我说过了,我是来劝和的,不是来站队的。”史继偕皱眉。叶向高的问题让他感到了些许的冒犯。

      叶向高察觉到了史继偕眉宇间的变化。“抱歉。我没有怀疑你的动机。万历三十二年,妖书案再发,我私下致信首辅沈一贯,请他不要借案兴狱,大肆株连。那时候,我的想法和你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为了消减党争。”

      “但最后呢,沈一贯却污我偏袒福王。当时南京礼部尚书出缺,而我作为南京礼部唯一的侍郎却无缘左进。我认为方首辅和沈一贯一样,会因为此事而迁怒劝说之人。我了解他,他不会这样。只是在这个时候,发言就会被看作站队!方首辅不污你,其他人也会污你。”叶向高解释道。

      “难道我们就这么干看着?”史继偕还是不想放弃。“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办法还是有的。”叶向高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什么?!”史继偕的眼睛亮了起来。

      叶向高似乎望着乾清宫的方向,说道:“面圣直奏。”

      “这算什么办法。”史继偕说道:“皇上就是被东林党激怒了才诏令锦衣卫去抓人的。上请面圣很可能根本就得不到召见。”

      “不是我们面圣。而是另外一个人。”叶向高的加绒大氅在骤起的凌冽中微微摆动。

      史继偕想了想。“难道要请托内相?”

      “也不是王安。冬月十一的朝会上,王安的脸色比皇上的脸色还难看。”叶向高说道:“司礼监不给东林党加火添柴就算是王安克制了。”

      “那是谁?”史继偕的焦急几乎要溢出来了。

      “帝师,孙承宗。”这时,史继偕才发现,叶向高所遥望的并不是乾清宫,而是皇极殿。

      ——————

      就在史继偕拉着叶向高在东华门附近说话的时候,沈已经跟着方从哲的轿子来到了东安门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