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翻牌子-《泰昌大明》


    第(2/3)页

      “多谢王掌印。”刘和清站身起来,双手接过“二百两正”。

      “二百两正”到手的一瞬间,指尖便传来间着麻与丝的触感。这东西不是纸做的!

      “您要是觉得捧着二百两银子回去不妥帖,可以稍等一段时间。明年立春,朝阳门、阜成门、正阳门附近会开三家同样的钱庄。您可以到那些地方去兑。”王安提提醒道:“不过,这张兑票是不记名、没暗号的。也就是说,谁都可以提走这二百两银子,您可别弄丢了。”

      “汇月日?”刘和清看着横写在兑票上的几个字。

      “反着读,是日月汇。钱庄就叫这名儿。”王安纠正道。这几个字是从左往右横着,而非从上到下竖着写的。

      “你也可以叫它银行。”朱常洛补充道。

      历史上,最早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的著作,是1895年太平天国的洪仁轩所著的《资政新篇》。

      “银行。”刘和清喃喃重复,捧着兑票径直离开了。他敏锐地意识到,无论这三家店铺叫什么,反正宫里是准备跟钱庄争利了。

      刘和清走后,身为紫禁城大管家的王安关切地问道:“主子,您今天准备临幸哪一宫啊?”

      “.”朱常洛抿了抿嘴。“有牌子吗?”

      “有。”王安点点头,然后走到一个柜子旁边儿。他拉开抽屉,里面赫然放着一个盖了的红布木盘。

      王安小心翼翼地将木盘取出来,端到皇上面前。“主子,请。”王安紧张地看着皇上。

      “还真有啊!”朱常洛有些惊讶。

      在明代,皇帝临幸妃子采取前朝的走宫制,即按照皇帝的心意前往妃子的宫殿,并没有清朝那种翻绿头签的制度。

      但泰昌皇帝在继位之后,出事之前,一晚上至少要幸两个。有时甚至直幸四个,瘾大得很。

      为了方便自己在众多美人、选侍和才人中挑选,并满足某种类似雾里寻花的趣味,他特意命人制作了写有各妃嫔姓名的木牌。性趣来了就随手挑几个,然后把她们全部叫到乾清宫来,搞大被同眠。

      “嚯,还不少!”由于皇帝还没有明确说过冷落谁,所以每个有位份的和可能有位份的都在里边儿。其中甚至还有八月十日被郑贵妃送到龙床上的八名“生辰贺礼”。

      “.”王安满脸都是无奈

      “朴媋。”朱常洛随手挑了一个。“你还举着盘子干嘛?”

      “只一个?”王安意外得堪称惊讶。

      “你怎么一脸见鬼了样子?”

      “一个好,一个好啊。”王安赶忙取出牌子,然后把红布盖上。“主子,是走宫还是.”

      “走宫吧。”朱常洛想看看其他的宫殿里有些什么陈设。

      “奴婢这就叫人去准备。”

      “去吧。”朱常洛点点头。

      储秀宫,内廷西六宫之一,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原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改曰储秀宫。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檐下施斗栱,梁枋饰以淡雅的苏式彩画。门为楠木雕万字锦底、五蝠捧寿、万福万寿裙板隔扇门;窗饰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

      目前,储秀宫只住着两个人。准确地说,只住着一对儿双胞胎。

      朴媋和朴媝两姐妹原本没有名,只叫朴五妞和朴六妞,是农民朴什一唯二存活下来的女儿。她俩十二岁的时候,家里的几亩薄田因为遭灾再度减产。为了让家里新添的弟弟活下去传宗接代,父亲便以二十两银子的低价将她俩打包卖给了人牙。

      人牙以三十两银子一个的价钱,把他们卖到了官办的妓院,这一转手人牙就赚了两倍银子。在那里,两姐妹学了四年的艺,也挨了四年的打。

      按理说,妓女十四岁梳拢挂牌儿,但她俩因为长期食不果腹、营养不良,看起来比十岁不到的官妓还要小。所以朴什一成功地骗过了人牙,多拿了二两银子,她们成功地骗过了妓院,晚了两年才被挂出来竞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