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想不想去诏狱里待几天?-《泰昌大明》
第(2/3)页
“不然夫君以为海家的姬妾都是从哪里来的。”海柔叹了一口气。“夫君现在是百户了,纳一两个妾也是该的。我要蛮不讲理地拦着,别人还得背后戳我的脊梁骨,说我是妒妇呢。”海柔倒是从容的很,因为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凭着娘家的势力和父亲的地位,无论陆文昭纳多少个妾,她嫡妻的地位都是无法被动摇分毫的。“夫君,我就提醒你一件事情。要找也得找干净的,别稀里糊涂地帮别人养儿子。”
“你想哪里去了。”陆文昭摊开手,投降般地说道:“我实话实说了。沈炼你认知吧?”
“知道,沈小旗是夫君在辽东的救命恩人。”海柔点点头。
“他看上了暖香阁里的一个清倌儿。想要给她赎身,但手上的钱又不够。我就想着帮他一个小忙。”陆文昭撩开衣角亮出自己的腰牌。“我想锦衣卫应该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这样啊。”海柔撇撇嘴。
“你还别不信。我兜里有多少钱你还不知道吗?”陆文昭往前走了一步轻轻地抱住海柔纤细的腰肢。
“谁知道你藏没藏私房钱。”海柔红着脸轻哼一声,算是默认了陆文昭的说法。
内廷派人到张府送米粮的那日,卢剑星和沈炼去了锦衣卫的案牍库。锦衣卫存留的资料显示,周妙彤的父亲周延庆是南直隶常州府人,于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与三年后连中两元的周延儒是同宗族人。而目前任翰林院修撰的周状元是公开的东林党人。
“田同知准备对东林党人下手了。咱们要不要去掺和一手?”陆文昭刚一拉开家门,就听见了沈炼的声音。
“想捞点油水?”卢剑星往手上哈了两口热气。
“我这不是缺钱吗。”沈炼抖抖背,银块在背囊里交碰发出贪财的声音。“听说东林党人都挺有钱的。”
“当官儿的哪个没钱。”卢剑星合拢两手猛搓几下。
“还真不是都有钱。大多数京官儿其实挺穷的。”陆文昭插话进来。“咱锦衣卫走内廷开饷,从来没短过,但外廷倒是经常欠俸。”
“大人说的是。”卢剑星点点头,为了附和陆文昭,他特意说:“听说崔提督倒大霉,就是因为动了圣上恩拨给下面的补俸银子,才犯了众怒。”
“慎言。”陆文昭对高层动向十分关注。他压低声音说道:“东厂提督的位置一直空着的,而且崔提督挨了五十鞭子还活蹦乱跳的,没被羁押也没被流放,甚至没被软禁。我想他老人家起复是迟早的事情。保不齐街面儿上就有东厂的番子,咱还是小心点说话比较好。”
嘱咐完卢剑星,陆文昭转而对沈炼说:“你就省了这份儿心吧。田同知掀案子可不是为了捞油水。朝会的事情最近闹得很凶,上位怎么想我不知道,想来不会太愉快。不过掌卫事大人可是被折腾得够呛,每天都在骂人。要是田同知能通过东林党的案子把这事儿平了”陆文昭的话到此戛然而止。
沈炼点点头,他爹死得早,因此他做锦衣卫的时间比陆文昭还稍长些。自然听得懂其中的弦外之音。
“大人,您不是翻墙进去的吗,怎么走门出来了.”
“就是这么理直气壮!”
三人走在路上,默契地没有再聊衙门里的事情。
阜财坊和黄华坊一个靠着内城的西城墙,一个在东城墙的边上,中间隔着十几里地。但即使背着二十多斤的东西走了好一阵儿,沈炼的步子依旧还是非常轻快。
到本司胡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旧被难以胜计的烛火照得犹如白昼。
“除开紫禁城,整个北京最舍得点蜡的地方应该就是这地儿了。”刚走进本司胡同,卢剑星便闻见了萦绕在烟花柳巷间的脂粉气。
“也不知道一天下来得烧掉多少银子。”陆文昭的功利心很重,在他看来,银子就是应该拿来求上进,换成蜡烛烧掉实在是铺张浪费。
“羊毛出在羊身上。”卢剑星走到沈炼边上,用戏谑的口吻说道:“烧掉的银子还不是从有钱的财主那里来的。”
“大哥,你可别挖苦我了。我就这二百多银子,哪里算得上财主。”沈炼将背在背上的包裹取下来抱在怀里。这是他全部的家当。
“暖香阁在哪儿啊?”本司胡同一路上全是青楼,卢剑星望了半天也没看见那个劳什子的暖香阁。
“没几步了。”沈炼遥指坐落在本司胡同中央的三层小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