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每旬一朝挺好的,把它换了干什么?-《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为了显示皇家对授业之师的尊重,并培养皇子们尊师重道的传统礼节,朱常洛恩赐孙承宗在上午的课业结束之后留在紫禁城中与两位皇子一同用饭。

      “五弟,等会儿你先回去吧。皇兄还有几个问题要问孙师傅。”饭后,朱由校用宦官递来的温湿毛巾擦了擦嘴和脸,完成了洁面。

      “皇兄真是好学。”朱由检缩了缩脑袋,心想:别拉着我就成。

      皇子们下午还有课,不过却不是孙承宗来上。

      为了让皇子们接受全面而充分的教育,朱常洛命令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等机要部门轮流派遣主次官进宫给皇子们上更偏向实用的理论课。

      由于课业排得很满,所以每一段休息时间都是弥足珍贵的。

      朱由检赶紧用筷子把饭碗里剩下的米粒送到嘴里。在确认碗里再也没有食物剩下之后,朱由检便赶紧行礼离开了。

      “孙师傅,父皇他老人家想给我派一个差事。”朱由校对孙承宗说道。

      “差事?什么差事呀?”孙承宗早已用完午餐,正端坐在另一张书案边整理明日所要教授的内容。

      “孙师傅。父皇想把天津交给我管。”朱由校坐到孙承宗对面,脸上写满了忐忑与犹疑。

      “外封?”孙承宗吓得一哆嗦:皇帝要废长立幼?这绝对不行!

      孙承宗很快便镇静下来了,他一边迅速调集精神思考对策,一边用温和而有力的声音宽慰道:“大殿下安心,臣和满朝忠直之士都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孙师傅也觉得学生能力尚缺无法胜任吗?”朱由校眼神一暗。

      孙承宗和朱由校心里想的完全是两回事:这哪里是胜不胜任的问题,这是国本啊。

      “殿下天资聪颖,只要勤加学习,定能有所成就。”孙承宗继续鼓励道。

      “孙师傅是觉得我需要在学识上有所精进才能为父皇分忧吗?”朱由校面露疑惑之色。

      孙承宗同样是一脸茫然,于是干脆从源头下手,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做打算。“殿下究竟何时以何种方式触到圣上之天颜了?”

      “父皇没有生气啊”朱由校将徐府宴会整个省掉,只说回宫路上的事情。“父皇说‘治大国先管小地’。所以让我去天津做‘知府’。”

      “天津哪来的府?天津只有卫啊。”孙承宗不解。

      “父皇准备从明年开始在天津新建一个港城,具体事由还没说。他老人家想让我去做这个从无到有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不是外封啊。”孙承宗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觉得老脸微烫:我这脑子,哪有封王封在京畿的。

      孙承宗毕竟功力深厚,很快就在悄无声息之中将这股子臊意给化解了,他轻咳了两声,摆出庄重的样子:“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孙师傅刚才还说‘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朱由校记性很好。

      “为时尚早嘛。”孙承宗建起朱由校之前起的话头顺势说道:“大殿下蒙学未久,应当继续学习圣人之道。贸得一地,恐治理失当。”

      “所以学生想请孙师傅和学生一起去天津,如果能得到师傅的辅佐,学生一定能当好这个府台的。”朱由校这才说起自己的用意。“反正先生没什么重要的差事,在哪里教书都是教嘛。”

      我.!什么叫没什么重要的差事。孙承宗被这个无心之语气了个够呛,不过他转念一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事实最伤人呐。

      “这事儿还得圣上说了算。”孙承宗并不反对。他比起所谓的言传身教,落地实践才是更好的教育方法。

      “我会去央求父皇的。”朱由校的眼睛里满是热切。

      “大殿下。臣有一句话想要说给殿下听。”孙承宗猜测皇上必不会拒绝这个请求,但有些话在事前讲比较好。

      “孙师傅请讲。”朱由校正襟危坐。朱由校看孙承宗的表情就知道,孙承宗即将要说的是非常严肃的话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