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奴隶便宜又好管,只有拉矿石、排积水之类的活儿会用到牲口。”莱恩·霍布斯点头道:“但矿场这种地方不比种植园,下边儿还是挺危险的,几乎每天都有奴隶因为各种原因而折损。因此,我们这些开矿的人与瓦迪斯瓦夫·阿马托先生的合作其实更加紧密一些。没有瓦迪斯瓦夫·阿马托这样敢于同野蛮的土人打交道的奴隶商人,我们还真不知道去哪里弄这么多廉价的劳动力。” 这时候,面相上文质彬彬的奴隶贩子瓦迪斯瓦夫·阿马托插话道:“莱恩·霍布斯先生要求我们每个月要提供至少二十个健硕的奴隶。有一次遇上矿难,莱恩·霍布斯先生甚至一口气要了一百个人。” “这么多?”一直安静地坐在旁边的朱由校突然开口,惊讶地问道。 “回这位大人。”莱恩·霍布斯对预料之外的发问感到意外,但他的愣神只持续了一瞬。“就规模来说,那次矿难不算得太严重。我亲临现场进行指挥,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对矿道的疏通。” “事前我在矿道里准备了一个礼拜,也就是七天的食物和净水。”徐光启的翻译工作做得很到位。“本以为损失不会太大,可再次打开矿道之后,我们却只看见满矿坑的死人,一个活着的都没有。事后调查发现,塌方不仅把矿道给堵了,还把奴隶们待着那个矿房的通风口给堵了。奴隶们是憋死的。” “活活憋死.这也太可怜了。”朱由校的语气里充满了怜悯。 “是啊,太可怜了。”莱恩·霍布斯附和道。不过他并不是在可怜那些折损的“耗材”,而是在可怜他自己的钱包。那次矿难差不多让他损失了一个季度的纯收入。“事后我吸取了教训,规定每个矿房至少要有准备两个及以上独立的通风口。”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你还是有点儿良心的。”朱由校涉世未深,还以为莱恩·霍布斯算是个“义商”。 朱常洛不着痕迹地瞟了朱由校一眼,但他什么话也没说。有些事情还是得自己去看才能有更深刻的领悟。 良心?这人哪里来的良心?一个矿房准备两个及以上独立的通风口是矿业的常识啊。徐光启数开其口,不过还是没有当场劝谏。他把后面那句夸赞的话给省掉了,说道:“知道吸取教训就好。” 就在莱恩·霍布斯即将顺着矿业的问题继续说话的时候,他看见瓦迪斯瓦夫·阿马托向他投来恳请的目光。莱恩·霍布斯反应过来,对“朱大人”吹嘘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