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船主,种植园主,矿主,军火商,奴隶贩子。各行各业的‘代表’都来了。这是你特意安排的吗?”朱常洛问道。
“回朱大人,下官没有安排过。应该是澳门各行商人自己推选出来的。”徐光启摇摇头。
朱常洛挨个看过后,将目光锁定在葡萄牙籍的船主迪尼什·若昂身上。“一般来说,你们都是如何行商的?”
“回大人。我把手底下的船分成两支船队,较大的一支不断地往返于欧亚之间。较小的一支则以澳门为中心筹措货物。”徐光启一字一句地翻译着迪尼什·若昂的话。
“那你一般运什么?”朱常洛在追问的同时,也在脑海里回想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信息,他总觉得迪尼什·若昂的回答里缺了些什么。
“回大人。大船队由亚至欧时满载着如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白糖等各类货物。而返回亚洲时就几乎只载白银了。”迪尼什·若昂恭敬地回答道。
“只载白银?也就是说,返回南洋的时候你的船几乎是空的?”朱常洛微微颔首。
“是的。虽然天朝的商品在欧洲供不应求,但满仓的货毕竟换不来满仓的银。”迪尼什·若昂苦笑道。“商业之本即是互通有无,而欧陆所产皆是鄙物,不甚稀奇,运至大明根本卖不掉。所以还不如空仓,这样一来货船还能早到几日。”
“大明的商人只收白银?”
“黄金自然也是收的,不过相较黄金,白银更易得而已。”迪尼什·若昂摇摇头。
沉思片刻之后朱常洛突然察觉到了迪尼什·若昂话里的漏洞,于是提高声量反问道:“据本官所知,欧洲地界的银产量不怎么高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