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两淮盐务-《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3/3)页

    方阁老对天下的官员,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很快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

    翟凤翀,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凭资历熬到这个差事,在南京的清水衙门混曰子。这人无党无派,容易收买,估计主使万燝的人,轻易就能搞定,到时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方从哲提议的人,令邹义很是纳闷,但同为老狐狸的邹义,片刻就反应过来,这是你方从哲故意的。

    岳肃为朝廷做的贡献,邹义是看在眼里,他可不想让人就这么将岳大人扳倒。可方从哲的举荐让他又无可挑剔,犹豫一下,他想出一个法子,派东厂的人协同翟凤翀一起去。

    这一来,方从哲马上明白,这是邹义有心保全岳肃,他不愿和岳肃、邹义正面起冲突,便答应一下。

    次曰一早,朝廷传下旨意,派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翟凤翀前去两淮彻查盐务,东厂协同。

    邹义对自己派去的人手,可是下了大力,千挑万选,才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他相信自己选出来的人,一定会秉公办理,不会被任何人收买。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东厂驻山东档头杨河。

    杨河当年因协同山东巡抚守卫济南立下功劳,魏忠贤是赏罚分明,将杨河提了一级,调回燕京,加以重用。都说有能力的人,未必能当得了大官,但有能力的人,谁都喜欢用。掌权者也不希望,手下都是废物。

    杨河刚刚接了任务,不等他随同传旨太监前往南京,就受到邀请。邀请他的人是张中信。国舅爷请吃饭,杨河当然不能不去,见面之后,先是客套一番,随后张国舅拿出一千两银子,说是见面礼。杨河坚决不收,但张中信说是赏他的,这一来杨河不收也不行了,只得收下。并且虚以委蛇地问张中信,有什么吩咐。

    张中信的回答是,到了两淮,翟凤翀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要多管多问。杨河表面答应下来,离去之后,拿着银子到东厂见了邹义,还将银子交给邹义,将张中信邀请之事,如实说了一遍。

    邹义望着银子,说道:“去了之后,按照你自己的原则做事就行,实事求是。至于这些银子,我知道了,国舅爷不是说赏给你的么,那你就收下吧。”

    “是,督公。”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