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拖延-《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3/3)页
他的目的是一定要将魏广微、冯铨他们钉死,最次也得让他们丢官罢职,老老实实地回家养老。可阮臻梅的官司,因为铁证如山,想跑都跑不了,单纯的受贿,可以免官,欺君怎么办。
他们的意思,躺在床上的岳肃也明白,他现在是浑身无力,意识却是清醒的很。说道:“尽快结案,将卷宗交给皇上,请皇上发落。”
阮臻梅的罪,实在没法判,岳肃只能祈祷皇上能够网开一面了。从速办理,也是不想把自己卷进去,身在高位,要考虑的东西,就要比以前多。
第二天,三法司再次开堂会审。周应秋按照魏公公的意思,要求先提审阮臻梅,阮臻梅一案的同案犯尚未到庭,提上来又有何用,不过是走形式。不过李朝海是谨记岳肃的话,要尽快结案,硬逼着阮臻梅认罪。周应秋一看到李朝海如此,是方寸大乱,因为他的目的是逼阮臻梅认罪啊。无奈之下,只好帮忙推脱,表示蓟镇的案犯尚未押到,不能草草定案,否则于法不合。这样一来,又把阮臻梅拉下去了。
接下来,又再次提审魏广微等人,公堂之上没人主事,没审上两句,两家的官员又开始唇枪舌剑争辩起来。好家伙,这一天审完,啥也没定下来,到了下班的时间,老好人刑部左侍郎一拍惊堂木,“退堂!”
待到第三天开审的时候,李朝海改变方针,开始提审魏广微、冯铨他们口中做买卖的亲戚。
官员的亲属做生意,说白了就是帮着官员做,一年赚个几万两,倒也差不多,不过魏广微他们都是家产百万两,没有常年的积累,做什么生意能赚这么多。但是那些亲友朋友们,是一个个睁着眼睛胡说八道,比如冯铨家的一个堂叔是开酒楼的,一年到头,天天生意兴隆,或许才能有上万两银子的进帐。可这家伙倒是敢喊,张嘴就是一年收入三十万两。糊弄鬼也没有这么糊弄的。
这些说辞,都是魏公公找人带去的话,甚至在一夜之间,连账本都做好了,到了堂上就这么说,就算漏洞大,也有人会帮你补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一年净收入三十万两银子,这不是说,一天下来,起码要净赚八百多两银子,那你一天的卖钱额得是多少,和抢也差不多了吧。但是账本在手,往上一抵,谁还管你信不信。李朝海若是逼问,意图动刑,周应秋必然要拦着,一顿抢白,两家的官员跟着再争辩起来,搞的大堂之上,到处都是吐沫星子。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