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晋侯》


    第(2/3)页

    这些衣着华丽的员外,手里都掌控着或多或少的商队,他们背后站的是幽州的世家,他们的角色、身份相当是代言人。

    “我的要求很简单,每家出一名至少在内锻换髓的武人陪同衙役一同前往雁门村。”

    说话的是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中年男人,浓眉大眼,面色沉稳,双鬓有些花白,正捧着一杯冒着热雾的茶杯,轻轻吹着热气,嘴角勾起似有嘲讽的笑意。

    此人正是武骏明镜司总捕头刑山,其职位相当于地方的公安部部长,地位很高。

    “总捕头,虽然我们跟雁门村有生意上的往来,可不代表他们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就要派人去看一看,做生意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就是,就是!”

    “是呀……”

    附和声层出不穷,这些重利的商人摆明了不想趟这一趟浑水。

    “邢大人……现在雁门村的情况未知,您又不肯透露信息,派人去这种一点情报都未知的地方,万一遇到的点什么事,岂不是白白送死?”

    说话的是一位身穿碧绿色长袍的男子,看过去约莫三十上下,眼神透着精明,把玩、旋转着手里拳头大小的核桃。

    官府这边两次派人进山,至少折损二十人,现在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件事的危险性,一个换髓阶段的武人,他的背后代表的是大量且无法估值的金银,若是倒霉折在里面,那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此……让一贯精打细算的他们如何肯愿意做这等赔本买卖。

    “你们觉得这事推脱得了?”

    刑山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他还是喜欢这些送财童子奉上孝敬钱的模样,这般互相扯皮已经让他的耐心走到极限。

    此话一出,喧闹的正堂为之一静,他们的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刑山说的话没错,这事推脱不了!

    原因就在于雁门村能跟他们这些商队进行交易,全靠刑山在里面搭桥牵线,而作为回报这位总捕头会得到一份理所应当的孝敬钱,这桩买卖看似极为公平,实则里面交错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

    简单点,就是刑山手里都捏着他们的把柄,代言人又不是不可以换。

    “啧……”

    刑山抿了一口热茶,忍不住啧了一声,放下茶杯至一旁的木桌上,脸上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他不去管那些商人,而是先开口问向李昭:

    “昭公子,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昭身上。

    雁门村一事早在苗头不对的时候,几位掌柜的态度早在暗中达成了一致,只要这件事不松口,哪怕事后自己下台至少还有命可活。

    他们的想法很明确,这个层次的武人不是可以浪费的炮灰,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他们自己还重要,真要死了,那到时候陪葬的可就是他们!

    而且这件事本来就是属于明镜司的事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无法赚钱及时止损才是正道。

    李昭看向刑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起身拱手道:“刑大人,雁门村的村民无论对朝廷还是民生的贡献都无法小觑,如今出了事,身为大晋子民,昭理当出一份力,所以这件事在下愿意亲自前往。”

    “……”

    刑山一脸笑意不减,与之相反的却是那五位商贾,脸色可以说极其难看……要知道李昭这一表态,不管怎么样他们这边都得意思意思,否则真当刑山这位总捕头那么好说话?

    其中一位身着蓝色袍子的掌柜面相阴鸷,他本身就跟李昭有过节,对方这么一搅和,他都怀疑是不是故意的,脸色可以说是格外难看。

    他的身后站着一位铁塔般的汉子,正目不斜视地盯着眼前的空气。员外微微扭头,汉子正好瞧见了他的眼色,微微点头。

    “放心好了,这件事我会一同前往。”

    刑山笑眯眯地站起身子,拍了拍下摆上不存在的灰尘,给这件事拍了板。随后便率先走出了屋子,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可不少。

    如此一来,这件事便定了下来,随着刑山的离去,众人也没必要在这里继续呆下去,纷纷起身离开。

    几位掌柜路过李昭时,或是用目光恶狠狠瞪了一眼,或是嘴角咧起冷笑,不管李昭手段、心智、谋划如何了得,说到底就是一个草莽帮派的老大,现在得罪的不是他们,是他们背后站的主子。

    当然,对于这些人的反应,李昭全然没有放在心上,从一开始大家就不在一艘船上谈何态度一致。

    这时候,人群有些拥挤。

    每个人都带着一两名护卫,李昭落于众人身后,只是他这时没有注意到他身后有个铁搭般壮硕的汉子,看似紧紧跟着蓝色衣裳的员外后头,但离李昭的距离极近。

    汉子偷偷伸出一根手指就要点在李昭的后腰上,他练得功夫极为阴毒,练的就是这一手阴损的暗劲,若是点在人身上,怕是过个十天半月就要下肢瘫痪,内出血而死。

    而他此时下手的时机把握地极为恰到好处,现在人多眼杂,稍稍擦肩而过实属正常。

    就在手指仅差三分的距离时,李昭的右眼里闪过一丝凶戾,又很快悄然隐去,脸上挂起戏谑的笑意。

    “小昭……”

    石阶上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大山立在众人面前,声音雄浑有力,响彻在众人耳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