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海瑞点了点头:“确有此事,那位海巡抚确实是要这么做事。” 得到了想要的回答。 年轻人立马面露喜色,看向年长者和周围人:“我就说!我就说那位海老爷海青天不是在骗咱们!他是真要帮咱们把地抢回来!” 年轻人满是喜悦,显得无比激动。 可是年长者和周围大半的人却是脸色紧绷,面露愁容。 年长者看了眼明显贵人模样的海瑞。 他回头看向年轻人,沉声道:“那位海青天难道还能是神人?咱们这离着那么远,除了这张纸被咱们偷偷藏下,其他的都被卢老爷家里人收走烧了。海老爷远在天边,可卢老爷却是近在眼前啊……” 一声长叹,年长者回头看向海瑞,布满岁月和沧桑的脸上挤出了几分笑意。 “贵人若要去苏州府,可以东观太湖后,寻了湖边的船坐过去,这样也能免了陆路辛苦。” 说罢。 年长者看了看天色日头,才大口喝了几口罐子里的水后,扛着一只铁锹就走进了一旁的水稻田里去。 周围的农夫也是目光神色无光的扛着农具走进田地里。 再有些日子早稻就要灌浆了。 然后放水晒足日子,就可以收割早稻,抢种晚稻等待秋收。 那手上拿着应天巡抚衙门宣传告示的年轻人,看了看走进田地里的其他人,只能是默默一叹,将手中的告示重新折叠好藏起来。 那纸上的折痕愈发的深了。 年轻人也扛起了一把锄头,从海瑞面前走过,却又停下了脚步。 他放下锄头,学着以前见过的那些读书人的样子拱手作揖。 “贵人,您家里是不是也占了不少田地?会不会听海青天的话,把地还给我们?” 说完后。 年轻人脸上露出担心,连忙低头弯腰,拿起锄头。 “小人说错话了,还请贵人不要记在心上……” 说完后,年轻人已经冲进了稻田里,去拔草、巩固田埂。 海瑞站在树荫下,目视着随着日头斜下开始热闹起来的田野,脸色愈发凝重。 “百姓终究畏惧,不愿也不敢相信官府和官员……” “但藏不住他们心中的愤怒和期望!” “须得要使以手段,寻得机会,让他们将心中愤怒发泄出来,期望得到满足。” “如此,官府和朝廷的信誉才能重新立起来,我朝才能有希望真的迎来盛世。” 海瑞默默的念叨着,低下头看向被此处百姓们藏起来的官府告示所在位置。 四护卫时刻谨记自己的任务,小声询问:“抚台要依着此处百姓所说,乘船去苏州城吗?” 海瑞摇了摇头:“不。” 四护卫面露疑惑。 按照计划,他们还要再将苏州府和松江府走一遍。 海瑞却已经语气中带着杀气的解释道:“现在就转道返回南京!” …… 南京城。 中山武宁王府西花园内。 严绍庭真没有想到南京总督粮储大臣杨宗气竟然会登门拜访。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 除了一直在南京暗中勾连各方搅动风雨与自己对抗的杨宗气外,竟然还有一人也几乎是前后脚的来了。 刘万跟在身边,面上带着笑容:“也得亏这西花园对外有好几个门,那杨宗气是在南门。这位浙直总督是在西门外,两人没撞到一块儿去。” 正在往西门过去的严绍庭则是脸色好奇。 他是没想到,赵贞吉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跑到自己这里来。 这位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自从应天巡抚位子上卸任后,就直接搬去了浙江杭州。 之前在京师的时候,胡宗宪还说过好几次,有赵贞吉坐镇浙直总督衙门,他在东南五省平定倭寇一事上,也省下了不少麻烦。 算起来。 赵贞吉也确实是个能臣。 严绍庭心里琢磨着赵贞吉这番突然登门前来的用意,开口询问道:“杨宗气那边,将他安排在何处了?” 刘万回答:“让人先领去牡丹台了,想来既然是他有求上门,便是心中再急也得等下去。” 严绍庭点点头,侧目瞟了这个从京营里出来的刘万。 但是有几分脑子,竟然还能看得出杨宗气此行的目的。 自己倒还没有想明白,赵贞吉为何会在今日登门。 不多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