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1章 各说各的理(上)-《正义的使命》
第(1/3)页
相隔一天,五人小组会如期召开。
会上,厉元朗率先发言,他表示,“今天会议只研究全省干部调整方案。”
“省委组织部已经将调整名单分发给各位,并且就这次人员调整的方向做了解释说明。”
“下面,先请路远同志,把这份名单的具体情况向大家做详细介绍,包括各岗位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工作经历、主要业绩以及推荐理由等,让同志们对名单有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接下来展开充分讨论,统一思想,形成最终意见。”
厉元朗看过名单,与原有内容改动不大。
基本上履行他的原则。
肖路远扶了扶眼镜框,清了清嗓子,环视一圈在场众人,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说:“同志们,按照省委和厉书记的意见,本次干部调整工作严格遵循组织路线,聚焦南州省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整体效能。”
“前期,组织部通过民主推荐、考察谈话、实绩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各拟任人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从整体名单来看,既有在关键岗位任职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一批经过基层历练、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充分体现了“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的调整思路。”
“比如,拟任金德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的张启明同志,从事开发区建设管理工作十五年,先后参与各级园区的规划建设,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等方面成效显着。”
“而拟任该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的李默同志,虽然年仅三十五岁,但拥有博士学历,曾主导过两项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对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有深入研究。接下来,我将按照地区和部门分类,逐一介绍各位人选的详细情况……”
可以说,一开始,肖路远的发言中规中矩,并未展现出任何不妥。
然而,当他照稿念完后,缓缓摘下眼镜,平整放到旁边。
戴过近视镜的人都知道,长期佩戴,眼睛或多或少有些变样。
平时看肖路远,儒雅有风度,有学者风度。
可一摘眼镜,双眼却显得有些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镜片的支撑后,连带着那份沉稳的气场也削弱了几分。
他下意识地揉了揉眼角,指腹在眼眶周围轻轻打圈,似乎想借此缓解长时间用眼的酸涩。
片刻后,他重新抬起头,目光扫过桌上的文件,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许,“关于这份名单,还有几个细节需要向各位说明。”
“以老带新是本次干部调整工作的核心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