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南下打草谷?做梦!【求月票】-《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第(2/3)页

    解决了大唐立国之初就存在却无法解决的大患,别说世代供奉了,整个宗室每天给公孙大娘磕一个都不为过。

    一听暂时可能做不到,公孙大娘就开始琢磨涨功德的事了,她打算要继续铲除各种外来教派以及大唐本土的宗教,比如弥勒教,就得坚决取缔。

    整天为了造反而造反,这种宗教组织不铲除,百姓们就没有安宁。

    这丫头捧着手机查找起了唐朝弥勒教的资料,不过看着看着,注意力就被大数据推送的各种美食给吸引住了:

    “道长,咱们中午去吃烩面咋样?”

    “没问题,你想吃咱就去,反正天黑之前赶到树木园就行了,时间很充足。”

    “网友们还推荐了焖饼和烤鸭,这个好吃吗?”

    “可以尝尝,大不了吃完饭多消消食呗。”

    公孙大娘搜来搜去,最终决定去郑州烤鸭总店吃饭,因为在这家店里,包子、烤鸭、烩面、伊面、焖饼等等,都可以吃到,算是把郑州的经典名吃汇聚到了一起。

    另一边,大明洪武世界,朱标拿着扳手,在帮朱元璋组装固定太阳能发电板的三角铁。

    父子俩没让任何人帮忙,对比着图纸一点点研究,就连拧个螺丝也要确认再三,生怕搞错了。

    朱标今年虚岁十五,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

    他摆弄一会儿,突然惊讶的发现:

    “爹爹,仙长赐予的这种螺丝和螺帽,居然可以通用,来回换着拧也没问题。”

    对于现代人来说,同一规格的螺丝螺帽能混用是常识,但古代社会是小作坊生产为主的,所有的部件都靠手工锻造,根本没有统一标准,就连大明引以为傲的兵甲和军械,尺寸和重量也有不小的出入。

    朱元璋将螺丝和螺帽抓在手中一阵摆弄,赞叹道:

    “若我大明的军械也能用此法生产,必然更加精良……上次仙长提到过工业化生产,我估计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标儿你可要努力,我大明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让异族打进来,华夏不能再断送在咱们老朱家手中了。”

    朱标觉得这次父亲从混元宫回来后,明显没有那么开朗了,反而愁眉苦脸的:

    “爹,仙长训你了?”

    老朱搓搓脸,感叹道:

    “若仙长真呵斥一顿,我反而会舒坦一些,可他一直说宽慰我的话,让我心里窝得慌……若不是最后一任皇帝还有点骨气,我大明的名声,不比赵佶赵构等人好多少。”

    中午,冬日的太阳照在宫中,装好的几组太阳能发电板开始发电,户外电源的充电指示灯变得明亮起来,小屏幕上显示着充电的进度。

    看到这一幕,老朱心里畅快了不少:

    “有了电力,咱们就能使用很多机械了,仙长说咱们大明已经有了制造后装火帽枪的基础,还说大宋哲宗世界的赵佶,已经做出了雷汞,火帽枪最大的难题已经解决……可我现在还不知道火帽枪是什么东西。”

    明初的枪械是领先于世界的,只不过一直没啥敌人,大明的军械没有跟上更新的脚步。

    西方开始使用后装火帽枪时,大明依然是火绳枪为主,而清朝甚至还不如明朝,在军火方面实现了大踏步后退,以至于西方用后装火帽枪和栓动步枪突突时,僧格林沁还在搞铁木真时期的骑兵突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