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灭十国,兴华夏!【求月票】-《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第(2/3)页

    周易说道:

    “你活到了七十岁,不要担心寿命,该折腾就折腾。”

    朱元璋一直以为自己只能活到五十,所以他快五十岁的时候,不再对外作战,把所有事情都交给朱标处理,就连功臣集团也格外纵容。

    他从史书上看了太多兄弟夺权的事,所以想平稳让渡,结果到了五十岁,他不仅吃嘛嘛香能打能跳,甚至精力更胜往昔。

    也就是这个时候,老朱发现胡惟庸有些过分……既然过分,那就那你开刀吧。

    五十岁的坎儿刚过去,朱元璋硬起手腕,对内彻查贪腐,对外连年开战,迅速从保守主义转为了激进主义。

    孔子提醒道:

    “朱皇帝要关注百姓信仰,老夫看仙长给的资料上说,传教士在沿海地区传播夷教,信奉夷族邪祟,此事干系重大,你可要留心。”

    朱元璋连连点头:

    “多谢夫子提醒,我会安排人阻止此事的。”

    这会儿外面的风雨逐渐停了,武媚娘给朱元璋准备了一堆诸如手电筒打火机之类的小物件,让他先用这些东西吸引群臣的注意,等下次来了,就给他一些太阳能发电板和几套对讲机,先将南京周边的通讯搞好,一点点改变大明。

    朱元璋走后,武媚娘说道:

    “史书上说朱重八残忍嗜血,但今日聊天,感觉史书上的记载有失偏颇。”

    周易点了点头:

    “他治下的百姓多年都维持在三十税一,这种税率,在历史上只有文景之治等少数时期才能做到。另外还多次减免赋税,开办学堂、养济院等福利机构,兴修水利,疏通河流,提倡种树,在民生方面投入很多……可惜,他做了这么多,在历史上依然落了个暴君的称号。”

    现代人眼中的牛逼皇帝,在古代风评都不咋样,尤其是明朝,孔氏带着头,以贬低皇帝为荣,各地书生举人,动不动就去哭庙,搞道德绑架。

    朱元璋那张满脸麻子鞋拔子脸的画像,最早就是出自曲阜孔氏家中,然后被误以为朱元璋真的长那样。

    也不想想,朱元璋要真长成鞋拔子脸,马皇后会偷烧饼给他吃?郭子兴能直接收他当女婿?

    孔子叹息一声:

    “此乃我之错,老夫一直提倡尧舜禹时代的民风淳朴,君王仁爱,臣子忠心,却没想到华夏的文人学子,居然全成了伪君子。”

    合文人心意的皇帝,那就是好皇帝,不合文人心意的皇帝,那就是骄奢淫逸的暴君。

    好在此时还不晚,可以挽救。

    就像朱元璋消弭南北分裂和多民族族裔那样,简单粗暴的下令,凡是大明境内生活的人,不管来自哪里,一律改汉名汉姓,行汉礼,尊汉家圣贤。

    刚开始各地的人扭扭捏捏,想保留自己的传统,但三代人之后,大家就成了一家人,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全都是彻彻底底的汉人。

    现在改变文人的主张,虽然麻烦一点,但三代人之后,照样也能大为改观。

    武媚娘觉得下次可以给朱元璋准备一些教材,将明朝八股文取士的规矩,改为分科取士。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直接出这方面的题目进行考试,择优录取。

    趁着洪武世界曲阜孔氏倒台,趁机改革科举,制定各级教材,这么发展五十年,大明的人才就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

    八股文横行的时代,明朝还能出旅行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等等,现在把他们的思想放开,取得的成就应该会更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等于在大明开展了一次文艺复兴。

    欧洲是靠文艺复兴崛起的,现在大明直接走他们的路,该欧洲无路可走了。

    另一边,西汉武帝世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