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孔子对朱元璋说道: “烦请朱皇帝下诏,告诉大明天下学子,孔氏一族的血脉,早已被女真和蒙古鞑子顶替,真正的孔氏已经绝嗣,革除孔氏的所有荣誉,清算孔氏在异族攻陷神州时的所作所为……陛下擅长用刑,此事应该不难吧?” 确实不难,甚至还说到了老朱的心坎中,他登基之初,孔克坚三番五次托病不奉诏,一点面子都不给。 打那会儿起,老朱就想铲除孔氏一门了。 不过眼前这个人居然对孔氏如此深仇大恨,让朱元璋很是好奇: “敢问,您姓甚名谁,为何对孔氏如此大的怨气?” 孔子抚须说道: “吾乃孔丘,孔氏一族作恶太多,已到了天怒人怨之地步,今日我有幸来混元宫,不想遇到了你,这或许是注定的缘分。” 听到孔丘这个名字,老朱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是,我没听错吧? 让我这个外人灭你的子孙后代,这这这……这不合适吧? 一向杀伐果断的朱元璋,被儒圣搞得成了优柔寡断起来,他看向周易,想求证真伪,周易说道: “他真的是孔子,混元宫有历代名人,男的除了孔夫子,还有霍去病、陈汤、班超、李白、郭荣、赵煦、辛弃疾……我们一直在等着明朝人出现,没想到来的居然是你这个大明开创者,现在是哪一年?你登基多久了?” 听到那些震古烁今的名字,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气,老老实实答道: “如今是洪武二年,我在鸡鸣山上建立了功臣庙,供奉为我大明流血牺牲的将士,刚上完香,就来到了此处。” 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大明刚立国,百废待兴,元朝还没彻底清除干净,徐达、常遇春等人还在北方征战。 想到常遇春,周易对朱元璋说道: “按照正常发展,常遇春今年七月份会因为卸甲风而死,回头我给他请一副长生大帝的平安牌,你务必送到他手上,让他随身带着,这能避免他出意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霍去病,大明的霍去病就是一生未尝一败的常遇春,南征北战,东伐西讨。 听到常遇春今年会死,朱元璋大为惊讶: “他比我还小两岁,正值壮年,怎会……” 常遇春突然病逝,对大明来说等于折损了一员统兵大帅,甚至影响到了明朝的进程,尤其是第二次北伐时徐达兵败,更凸显出了常遇春的重要性。 虽然后来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顶了上去,但蓝玉的水平跟常遇春还是有些差距的,性格更是天差地别,最终让蓝玉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剥皮揎草的大将军。 当然,历史上的常遇春意外身亡,现在有了混元宫的干预,他怎么也得再活三十年……以后不管哪个朝代的将领,都要向李卫公的寿命靠拢。 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放心: “要不我将他留在南京,先渡过这一劫?” 常遇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朱元璋宁肯给他放一年假,也不愿面对常遇春的早逝。 周易说道: “有长生大帝的平安牌,可保万无一失,再不行我亲自给他续命……不过先说好,让他多活可以,有几个小国,你们得给我灭了。” 听到灭国两个字,朱元璋眼前一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