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程知节呼叫陛下,程知节呼叫陛下……臣刚到晋阳就碰到传令兵,突厥人已反,正在朔州一带肆虐,臣请求帅晋阳驻军前去平叛!” 长安两仪殿内,正在吃面鱼儿的李世民一听,当即丢下碗,小跑着拿起对讲机,匆匆跑到院中回道: “确认是突厥人造反?你即刻前往晋阳,让太原刺史接令!” 他没想到,测试个对讲机,居然测出了叛乱,幸好程知节去了,要换成别的将领,现在还要从长安派人担任统帅。 下达完命令,李世民捏捏眉心,冲内侍总管吩咐道: “命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即刻来见朕,就说朔州发生了紧急军情。” 这几人办公的地点就在宫里,很快,几位年过半百的老臣就匆匆赶来。 汉朝人形容读书人品格高,一般会用“闻过而喜”来形容,而唐朝初期这帮子人,不管文臣还是武将,全都有“闻战皆喜”的毛病。 不管平时腿脚多不利索,只要听到有仗可打,整个人就能瞬间年轻十岁……这种BUFF,让大唐半数将军都有灭国之功,五品以上的文臣,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过灭国之战。 房玄龄刚进门就说道: “定然是陛下命突厥人来关中,他们起了反叛的念头。” 岑文本扶着门框喘了口气: “不排除有人通风报信,另外突厥人投降后,一直在草原秘密串联,如今不过是给了他们起兵的借口。” 长孙无忌放下心里的包袱后,自觉的进入了大唐首辅的角色中: “陛下,此次不能再饶过他们了吧?” 上次李靖擒获颉利可汗,李世民顶着朝臣的反对,让突厥人继续在雁门一带活动,还不加以限制,以至于突厥人越来越猖狂,发生了阿史那结社率刺杀事件。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 “太原有多少兵马?” 房玄龄的脑子跟活账本一样: “晋阳有三千右骁卫,两千骑兵,另外各地还有一两千战力比较差的郡兵……” 没等他说完,李世民再次发问: “总数多少?” “一万有余,但这只是账面上的人数,这些兵只有拱卫北都的右骁卫才有战力,其余半数无马,甲胄应该也不齐全……河东不是防守重地,更何况还抽调了一部分人马去了辽东。” 李世民起身,双眼盯着墙上的地图,脑子飞速旋转。 这时候,程知节再次通报: “陛下,臣已找到太原刺史和右骁卫北都留守将军,还请下令!” 按理说调兵是需要虎符的,但现在平叛要紧,一点都耽搁不得。 李世民在对讲机中下达了作战命令: “河东道各地兵马开始集结,做好城防,晋阳所有人马归程知节统领,前往朔州平叛,长安即刻派出大军前往,如有军情,随时保持联络!” 程知节追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