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看这报纸上讲的,南洋分舰队走较近的东部航道,从泉州算起,也需要走三四个月呢。若是从南京算起,怕不是要走四五个月。” 朱由榔听了这话,不禁插嘴道:“瀛洲是远,可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咱们都是学过全球地理知识的,当知道,目前除了瀛洲外,也就剩美洲是无主之地了。 可去美洲要横渡苍茫的东洋,去一趟花费的时间更多。而且在美洲还有西洋人争抢地盘——他们早去了一两百年,我们可未必争得过他们。” 其余亲王听了暗自点头,都觉得朱由榔说的颇有道理。 朱慈炯笑笑,不再多说。 其实他也不解——瀛洲已经是不错的地方了,若皇姐看不中,还能将他们封到哪里去呢? 总不能强制让他们选择留在大明吧? 铛铛铛。 上课铃声响起,亲王们赶紧回到各自座位,免得被任课老师批评。 早在几年前,亲王们就把朝廷初定的一些课程学完了。如今除了增加各自的选修科目外,便是学习一些新的必修课。 比如说方才朱由榔所说的《全球地理》。 至于这一课,本应上的是《土民归化》,也即是讲如何归化封地土着的课程。 结果却是班主任带着郑森过来了,说是这节课交给郑森来上。 郑森并非第一次来给宗藩上课,因此毫不怯场。 他站在讲台上,微笑着揖礼,然后道:“诸位殿下,我此番是奉陛下口谕,来向诸位传达一些帝君所授的瀛洲相关知识。” 说完,郑森便将一幅瀛洲(澳洲)地图挂在了黑板正中央。 这地图是郝光明给的,主要是地形图,抹去了后世的那些地名,直接以几号据点来替代。 看到这幅地图,朱聿键、朱以海等亲王顿时双眼放光,恨不得上来将地图抢走。 郑森有所感,笑道:“诸位不必眼馋这瀛洲舆图——若诸位能获取就藩瀛洲的资格,朝廷会赠送相关舆图的。” 接着郑森开始讲课。 “瀛洲,蛮荒之地,地广人稀。若从南京前往,即便是乘坐蒸汽风范海船,也需要三个多月;若是乘坐风帆海船,则需要近五个月! 如此遥远的距离,诸位若是想全靠从大明移民充实封地人口,是不行的,朝廷也不会允许诸位迁徙太多百姓过去。 所以,诸位去瀛洲就藩之后,想要封地有足够的劳力,就得设法归化当地土民。 据帝君透露,瀛洲土民有七八十万,甚至更多。多处于尚未未开化的部落时代,有些甚至是母系社会,也即是传闻中的女儿国。 所以,只要诸位去了肯用心归化土民,是可以获得不少劳力的。 当然,具体如何使用土民,就得看诸位殿下的选择了···” 虽然探索瀛洲的分舰队在南洋还未回来,但大明却已经开始了封藩瀛洲的准备。 在郑森给一众亲王上了大半月的《瀛洲》课后,宗藩学校于六月底举行了一次就藩资格选拔考试。 仅过一日,也即是在七月二日,考试结果便在宗藩学校公布。 榜单张贴时,很多亲王都不顾忌身份了,亲自围到学校公告栏下观看。 榜单还未贴好,许多人就瞧见了第一名。 “周王朱伦奎?!” 瞧清楚第一名是谁后,不少人都讶然出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