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次治河,使得黄河河道稳固三百年之久,直至清咸丰年间,黄河才又夺大清河入海。 朱媺娖能看到郝光明搜集的后世相关资料,因此知道,在后世历史上,清初康熙曾任用靳辅大治黄河,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过和潘季驯治河的效果相比,却要差一筹。因其不治黄河入海口,导致海口渐淤,河底渐高。等到清中期以后,黄河下游决口就越来越频繁。…. 「我神州真是民生多艰啊。」 又阅览了一遍黄河改道的相关资料,朱媺娖不禁如此感慨。 郝光明却在想,这黄河每次大决口、改道,引起重大水患时,就算不是王朝末世之时,也是一个王朝后期国势下滑之时。 这也难怪神州会诞生出天人感应的学说。 不过,黄河虽然给神州生民带来了许多灾难,却也锻炼了神州民族坚韧不拔、以人力胜天的珍贵精神品质。 毕竟,从大禹时期算起,我们已经跟黄河较量了三千多年··· 这边,朱媺娖在张国维的奏章上批了一个「准」 ,随即便道:「相公,我准备北上,实地看一下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治理情况。 另外,接下来两年,我大明欲收漠南蒙古。虽然诸多条件都已具备,可我还是想到北疆看一看。」 「那就去嘛。」郝光明道,「新政已经在江南诸省推行了近一年,那些反对者连一朵大的浪花都没掀起来,可见江南诸省都已经驯服了。 况且有无线电台在,即便南边真的出了什么事,你也可以及时处理,没什么好担忧的。」 「嗯。」朱媺娖点头轻应。 这些道理其实她心里也明白,可听郝光明说出来,她就是更放心些。 显然,她对郝光明已经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但她并不反感,反而很喜欢。 ··· 昭武五年,二月初二。 龙抬头。 大明昭武皇帝御驾渡江,沿运河巡视江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