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起来,朱媺娖对吕宋岛马尼拉三次屠华事件的具体时间记不清楚,却对当初听郝光明给出的一份历史资料印象深刻。 西班牙人在第一次屠华之后,听说了大明的强大,害怕得罪明国,引起贸易封锁乃至战争,就向大明朝廷送去一封解释的信件。 直到一年多后,才收到大明的一封回信。 该信件中如此道:“海外争斗,未知祸首。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贱民,兴动兵戈。又商贾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兵之反以劳师。” 有些粗陋的历史文章中,直接将这段话当成万历皇帝的亲自回复。 虽然朱媺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既羞愧又气愤。 根据郝光明的解释,当时西班牙人的信应该是传到了福建官府,然后由福建官员将该事赚禀给朝廷知晓。 至于西班牙人的信件,多半是不会被送过去的。毕竟当时其只是以西班牙吕宋殖民地总督的身份,而非西班牙国家乃至国王。 所以只配对接大明的地方官府。 根据《明神宗实录》中的说法,当时万历皇帝得知此事后的态度是:“吕宋,也着严加晓谕:勿听奸徒扇惑,扰害商民。” 之所以这么回复,是因为西班牙人在解释的信件中说,有华人传谣,说吕宋岛上有能长金子的树,大明已经得知这件事,要发兵远征吕宋,开疆辟土。 西班牙人迫于无奈,恐慌之下,才对当地大明百姓进行屠杀。 马尼拉第一次屠华事件中,华人几乎死绝,这种由西班牙殖民者传出的一面之词,当然是不足信的。 至于那段视海外华人为商民、弃民两重低贱身份的回复,其实是时任福建巡抚徐学聚给的福建官府回复。 并且那段官方回复前面其实还有一句——“皇帝以吕宋久相商贾,不殊吾民,不忍加诛。”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皇帝认为,吕宋是我大明百姓经常去经商的地方,所以那里的百姓和我大明百姓也没多大区别,也是我大明人。 这样看来,大明朝廷、官府虽然认为吕宋的海外华人是商贾、弃民,但说到底还是认同其大明百姓身份的,对西班牙人也隐有警告之意。 不过,大明针对西班牙人第一次屠华事件的整体回复、应对,仍是让已经深受现代思想影响的朱媺娖感到心寒。 所以,她已经暗下决心,决不允许西班牙人在吕宋第三次屠华,同时也要扭转朝廷上下视海外经商、闯荡之人为弃民的观点。 不过这件事并非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也需要一定的契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