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辉祖出发的时候,绝大部分物资已经送往北平,在那里转运向西域铁路,一直到肃州卫一带前出,现在铁路已经贯通到了那里。 至于大军,除了神机营和徐辉祖一起出发外,其余部队早已在肃州卫集结、等候。 这次除了神机营作为徐辉祖的中军卫护,朱棣还将北方三十几个卫所的兵力抽去近乎一半,组了一支接近五万人的部队。 而大部分粮食将由辽东、北平调集后统一运至肃州卫,再在本地调集卫所、民夫护送。 虽然现在大明基本已经告别人吃马拉的辎重运送,早有卡车这种更方便的玩意, 只不过目前生产还跟不上大军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偏远难行的路况,还需要民夫保障。 不过苏谨临走前有过预估,大概只需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完成前线军队所需,三年整备全国。 毕竟苏谨这个挂B,可是大明现在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除他之外最大的那个股东,名字叫iUdy... 之所以目前的生产跟不上前线所需,不是苏谨遍布潞州、应天、凤阳的工厂产量跟不上,而是在优先全力保障徐辉祖眼前的这个玩意... 肃州卫的车站前,徐辉祖兴致勃勃的拄着刀,坐在一个狭小的‘车筐’内。 这个车筐一侧是之前他见苏谨骑过的,一种叫摩托的玩意,一侧还有一个轮子。 车况的正前方,架设着一把机枪,后面还背着一筐弹药和物资。 没错,这玩意就是牺牲了卡车的建造,而全力保障生产的东西——三轮摩托车。 不过苏谨更愿意亲切的称之为侉子、偏三斗、三蹦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摩托车后面拉个大筐,和马车很像的三蹦子,主要用来运送物资。 这种三轮摩托的作战能力远低于侉子,目前产量很低,主要作用是用于部队之间的临时调用,以及短途运输。 不过这些对于徐辉祖来说,完全是一种跨时代的革新。 平生大小仗打了无数的他心里清楚,随着偏三斗和全自动、半自动机枪的出现,骑兵注定将会慢慢湮没在战争历史的洪流中。 对他来说,这次北上援瓦之战,也将是一场全新的挑战。 这次朝廷吊民伐罪的北援战役,苏谨不仅给他提供了上千辆侉子,更有一千多挺轻重机枪、四万多把栓动步枪,五百余门迫击炮,身后还有一个火箭炮部队正在准备北上。 这支火箭炮部队,是由黎城兵工厂试制,之后正式批量生产、装备亲军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也是第一次被正式投入战场。 老徐可以拍着胸脯自豪的说,老子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但他却并没因此而掉以轻心,反而更加了几分小心、谨慎。 谁都知道苏谨是个死老抠,能让他这个‘守财奴’一口气拿出这么多好东西,足以证明对方这次来者不善。 第(2/3)页